第83章 游客(1 / 2)

陈如轩回复:“放心,咱们肯定能做好,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提前两天完成,留出时间做质检,不能出一点差错,毕竟这是长期合作的好机会,得让客户彻底放心。”

挂了消息,陈如轩立刻拿着订单细节去了木艺工坊,李师傅正在指导王浩雕平安牌,看到陈如轩进来,连忙停下手里的活。

陈如轩把两百套定制礼品的需求跟李师傅说清楚:“木雕要统一雕‘福’字图案,还要刻上企业的名称,尺寸控制在十厘米左右,您看多久能完成?”

李师傅算了算:“现在工坊有六个师傅,加上三个学徒,每天能雕三十套,两百套的话,七天就能完成,肯定能赶在月底前交货,您放心,我会亲自盯着质量,每个木雕都要经过三次打磨,保证手感光滑。”

陈如轩点点头:“辛苦您了李师傅,质量一定要把好关,这是长期合作的订单,咱们得给客户留下好印象。”

从木艺工坊出来,他又去了文创商店,林薇正在整理库存,看到陈如轩,连忙迎上来:“陈总,客户的细节确认好了,木雕刻‘福’字和企业名,文创笔记本要印企业的logo在封面右下角,野生菌酱用之前确定的礼盒装,不用调整。”

陈如轩接过确认单,仔细看了一遍:“好,那文创笔记本的logo印刷,你联系一下之前的印刷厂,让他们尽快安排,咱们库存有三百本笔记本,够两百套的量,印刷时间应该来得及。”

林薇说:“我已经联系了,印刷厂说三天就能印好,印完直接送到村里,不会耽误组装礼品。”

“那就好。”陈如轩说,“野生菌酱那边,你跟食品加工厂的张厂长对接一下,让他优先生产这两百瓶,确保月底前能包装好,到时候咱们在村委会统一组装礼品,再安排物流发货。”

林薇点点头:“我这就跟张厂长联系,让他调整生产计划,优先保障这个订单。”

处理完订单的事,陈如轩回到宿舍,刚坐下。

此时手机就响了,是张姐打来的:“陈总,跟企业对接有进展了,之前合作的那家大型超市愿意赞助五万元,还说要在展览馆里设一个‘乡村产品体验区’,展示他们超市卖的咱们村的产品。”

“文旅公司愿意赞助三万元,想在展览馆里设一个旅游线路咨询台;还有一家做乡村振兴的企业,愿意赞助两万元,条件是在展览馆的感谢墙上留他们的企业名称,三家加起来一共十万元,您觉得怎么样?”

陈如轩高兴地说:“太好了!十万元能解决很大一部分建设资金,剩下的咱们申请专项补贴,应该就够了,张姐,太感谢你了,帮咱们对接了这么多赞助。”

张姐笑着说:“不用谢,这也是为了咱们公司的发展,村里的展览馆建好了,咱们的产品名气更大,销量也能更好,是双赢的事。”

“另外,超市还说想跟咱们签长期供货协议,以后每个月多进两百瓶野生菌酱和一百套组合礼品,你看要不要跟他们进一步谈?”

“要谈!”陈如轩说。

“我明天就跟超市的采购经理联系,确定供货细节,比如交货时间、价格和质量标准,有了长期供货协议,咱们村的野生菌种植和木雕生产就能更稳定,村民们也能更安心。”

挂了张姐的电话,陈如轩心里特别踏实,展览馆的资金有了着落,还有了新的长期供货订单,村里的发展越来越顺了。

他拿出手机,给村支书发了条消息,告诉了他企业赞助的事,村支书很快回复:“太好了陈总!有了这十万元,咱们展览馆的建设就能顺利启动了,我明天就组织村干部开会,确定开工时间,争取下个月就开始建。”

第二天一早,陈如轩按照工作安排,和李师傅讨论定制木雕的生产进度。

李师傅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师傅专门雕“福”字木雕,今天就能完成二十套,还拿了一个做好的样品给陈如轩看。

陈如轩接过样品,摸了摸光滑的木纹,“福”字刻得很工整,企业名称也清晰。

他满意地说:“做得很好,就按这个标准来,每天完成后,咱们都要抽样检查,不能有任何瑕疵。”

上午十点多,林晓带着几个年轻人来找陈如轩,他们手里拿着平板电脑,说“村民故事”板块的第一个采访视频剪好了,想让陈如轩看看。

陈如轩坐在宿舍的椅子上,认真看着视频,视频里李师傅讲述了自己十五岁学木雕,中间因为没人买木雕差点放弃。

后来陈如轩来村里建木艺工坊,他又重新拾起刻刀的故事,最后李师傅还展示了自己雕的“乡村振兴系列”木雕,视频拍得很真实,也很感人。

看完视频,陈如轩说:“剪得很好!真实又有温度,咱们可以在视频结尾加一个‘木艺工坊招募学徒’的字幕,要是有年轻人感兴趣,还能来村里学木雕,传承手艺,另外,再配一段村里的背景音乐,让视频更有乡村的感觉。”

林晓连忙记下来:“好的陈总,我们这就修改,修改完今天下午就发布到各大短视频平台,看看网友的反应。”

下午,陈如轩和赵建明商量野生菌新产品的开发,赵建明说已经联系了县里的食品加工厂,想让他们帮忙加工野生菌干货和汤料,还拿了样品给陈如轩看。

陈如轩尝了尝野生菌干货泡发后煮的汤,味道很鲜,他说:“味道很好,咱们就按这个标准生产,干货的包装用透明塑料袋,印上村里的风景图和食用方法。”

“汤料用盒装,里面分小袋,方便消费者使用,我让公司的设计部帮忙设计包装,下周就能出设计图。”

赵建明高兴地说:“太好了!有了设计图,咱们就能尽快生产样品,拿到线上商城试卖,看看市场反应。”

周三晚上,林晓发来消息,说“村民故事”的采访视频发布后反响很好,播放量已经超过了五万,还有很多网友在评论区说想来看李师傅的木雕,甚至有人问怎么才能学木雕。

陈如轩回复:“这是个好机会!咱们可以在评论区回复,说木艺工坊正在招募学徒,提供免费培训,包吃包住,要是有感兴趣的年轻人,可以联系林薇报名,另外,再把村里的地址和联系方式附上,方便他们咨询。”

林晓回复:“好的陈总,我这就去回复,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来村里学木雕,传承咱们的手艺。”

周四,陈如轩和村支书调整展览馆的规划草案,村支书说已经确定下个月五号开工,还联系了县里的建筑队,建筑队说两个月就能完工,刚好能赶在文旅公司的旅游旺季前开放。

陈如轩说:“咱们可以在展览馆的门口立一个大石头,上面刻‘乡村振兴展览馆’七个字,让石匠用咱们村的木头纹理风格雕刻,更有特色,另外,体验区的桌子和椅子,让木艺工坊的师傅们用村里的木料做,既环保又有乡村味道。”

村支书点点头:“这个主意好!我这就联系石匠,让他尽快出设计图,体验区的桌椅,我跟李师傅说,让他安排师傅们做。”

接下来的几天,陈如轩每天都在村里忙碌着,看着定制木雕一套套完成,文创笔记本的logo印刷好了,野生菌酱也生产得差不多了,心里越来越踏实。

月底的时候,两百套定制礼品全部完成,陈如轩组织村民们在村委会统一组装,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装木雕,有的放笔记本,有的封礼盒,很快就组装好了。

陈如轩让物流园的车来村里拉货,看着货车缓缓离开,他心里松了一口气,这个订单完成得很顺利,相信能和客户达成长期合作。

当天下午,客户发来消息,说收到了礼品,对质量很满意,还说要跟他们签明年的员工福利订单,陈如轩回复“感谢信任”,心里满是成就感。

晚上,村支书在村委会组织了一场庆祝会,村民们都来了,大家吃着村里的特色菜,喝着米酒,说着村里的好消息——展览馆下个月开工,野生菌新产品要试卖,还有新的长期供货订单。

王浩站起来,拿着自己雕的小松鼠挂件,说:“谢谢陈总,谢谢大家,我现在能雕很多东西了,还能当小老师教游客,以后我会好好学,把咱们村的木雕手艺传下去。”

李师傅也站起来说:“咱们木艺工坊现在越来越好了,订单越来越多,还有年轻人来学木雕,我相信咱们的木雕手艺会越来越有名,咱们村也会越来越富。”

陈如轩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他举起酒杯,说:“谢谢大家的努力,咱们村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接下来,咱们要建好展览馆,开发好新产品,做好游客接待,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村,让村民们的收入再提高,咱们一起加油!”

大家纷纷举起酒杯,米酒的清香在空气中散开,笑声和欢呼声在村委会里回荡,夜色中的村子,因为这份热闹,显得格外温暖。

第二天一早,陈如轩收到了张姐发来的消息,说超市的长期供货协议已经拟好了,让他抽空去江南市签合同。

另外,设计部的野生菌新产品包装设计图也发过来了,让他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陈如轩打开设计图,野生菌干货的包装是透明塑料袋,上面印着村里的种植基地和“原生态野生菌”的字样。

汤料是盒装,里面有五小袋,盒子上印着野生菌汤的图片和食用方法,设计得很简洁,也很有乡村特色。

他回复张姐:“设计图很好,不用修改,让印刷厂尽快生产,另外,我下周一去江南市签合同,顺便跟你对接一下展览馆的后续赞助事宜,看看能不能再争取一些企业的支持。”

张姐回复:“好的陈总,我等您来,另外,公司的线上商城‘乡村特色产品’专区销量很好,这个月已经卖了五百多套组合礼品和八百多瓶野生菌酱,比上个月增长了三成,李娜正在联系更多的企业客户,争取下个月销量再提高。”

陈如轩笑着回复:“太好了!咱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周一,陈如轩坐火车去了江南市,签完超市的长期供货协议后,和张姐对接了展览馆的赞助事宜,张姐说又有两家企业愿意赞助。

一家是礼品公司,愿意赞助一万元,另一家是文具公司,愿意赞助五千多元的文创产品,用来放在展览馆的体验区。

陈如轩高兴地说:“太好了!有了这些赞助,咱们展览馆的体验区就能更丰富,游客的体验感也会更好,等展览馆建成后,咱们一定要邀请这些赞助企业来村里参观,感谢他们的支持。”

周二下午,陈如轩回到村里,刚下火车。

他就看到赵建明在站台等他,赵建明说:“陈总,野生菌新产品的包装已经生产好了,咱们今天下午就能生产样品,您要不要去食品加工厂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