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朝。
凛冬至,天气愈寒。
鹅毛大雪宛若一只冰凤在半空乱舞,要将万里江山冻结冰封。
离开几个月,洪武朝已过去一年多,来到洪武十二年年末。
坤宁宫。
刚回来的几人正围在火炉前暖身子。
许易手里也抱着一个手炉,里面放了些香料在碳烧,闻上去提神洗脑。
手炉也就是古代的暖宝宝,《红楼梦》中就有紫娟给林黛玉送手炉。
“都说瑞雪兆丰年…”
“这场大雪过后,来年是春耕的好时节,百姓的收成想来会很好。”
挑动炭火,朱标笑着将几个红薯从灰里刨了出来。
霎时,一股焦脆美味的碳香扑面而来。
朱元璋拿过一块掰开分给马皇后,那厚厚老茧似感觉不到热温。
“唐朝有人说,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不知不觉,一年光阴就这般过去,可咱在老四那里,就只做了一件事。”
“一年,一件事啊…”
朱元璋惋惜时间过太快,对已经步入老年的帝王而言,时间就是生命。
他未曾同等老去,可属于洪武朝的忠臣良将却在衰老。
若洪武一朝的踪迹都消失了,他这个洪武大帝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轻咬了口香甜的红薯,马皇后有意无意劝说道:
“重八,你莫非忘了最后面那两句不成?”
经过这次时空之旅,朱元璋明显心思发生了变化。
并非对长生的执念,而是对江山社稷、千秋功业的执著。
人生不过匆匆几十年光阴,帝王的理想,终究会被时光无情摧毁。
知道马皇后什么意思,朱元璋气笑,给了马皇后一个小看人的眼神,囫囵道:
“咱如何忘了?”
“不就是…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么。”
“妹子,咱又不图这个,咱也不能让自己变成刘彻那样昏聩胡涂。”
“等咱五十五岁,最多六十,就直接把皇位传给标儿,那样最是稳妥。”
平了那一千多年未解决边患的蒙古…
灭倭国除后患…
待大明彻底稳定,就该治世之君上位,朱元璋已经想清楚了这点。
他还真怕晚年又整幺蛾子,让黄子澄这些人上来,留下一地烂摊子。
朱元璋又严肃加了一句,“咱觉得这事得写进祖训,有太上皇看着,哪怕后继之君犯错也能弥补。”
马皇后点头,“这样也不错。”
“相当于将部分相权分给太上皇,一方面防止相权过大,一方面又能有一定决策辅助。”
一旁,许易对三人的谈话充耳不闻。
他戴着毛茸茸的帽子,一副极度怕冷的模样,恨不得将全身都裹得严严实实。
比起炎热天气,许易最怕的是冷,他太容易着凉。
许易暂时并没去永乐一朝。
只要他不打开,那么永乐一朝就会处于历史自然的封闭状态,不会随时间自然流逝而无法挽回。
换言之,他一旦开启某王朝,历史就会以他介入那个时间点,开始以数倍速度发展。
早过去和晚过去基本没啥区别,并不会耽误事。
“陛下,圣旨已经拟好了。”
望着进来的官员,许易猛然抬起头,脸色变得微妙起来。
“承过来。”
朱元璋拿过圣旨看了好一会儿,见没问题,又交到了马皇后手里。
见马皇后点头,他这才接过尚宝司官员递过来的玉玺,将那红印盖在上面。
“行了,下去吧。”
“喏。”
见人走后,马皇后这才将两份圣旨塞到许易怀里,脸上满是亲和的微笑。
“拿着吧,你不想当官,重八给你封了个国师虚衔。”
“往后你娶公主无需以君臣之礼侍公主,形同民间娶妻,公主为妻,你为夫。”
“往后不以驸马相称,诸王和外臣都称你为国师,可以见君不拜,自行开府。”
古代娶公主叫“尚公主”,“尚”意为“奉事”或“仰攀”,臣子与皇室存在尊卑关系,而非平等的“娶”字。
——公主是君,驸马是臣。
能解开这层关系,皇室已经做出极大让步,说是皇恩浩荡也不为过。
拿着手里的圣旨,虽然看不懂,可许易还是感觉到一股暖意。
在他娶妻这事上,从刚认识到现在,马皇后没少努力,他这岁数也确实到了年纪。
他没有推辞的理由。
“娘娘,关于国师这事?”许易脸色看上去有些懵,这事可从来没和他商量过。
马皇后不以为意一笑,随即给解释起来。
早些时候土豆和番薯等作物出现,形势不明,所以并未让许易彻底暴露在朝野视野之中。
其实按道理,那时候就该给许易封赏。
如今局势彻底明朗,经过这两年时间,土豆和番薯已经彻底在大明铺开,民生恢复,各地归顺。
“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我和重八心里有数。”
“虽然公主可下嫁平民,可到底在朝中需要有一定地位,这不单单是皇家的尊严,更是婉儿的颜面。”
许易听懂了,脑海中不由地浮现一张清丽的面孔。
少女温润如水仙,在树下绣着红肚兜…
“你…你怎么来了?”静若处子的美人儿突然脸红的模样,足胜过千言万语。
婉宁那丫头挺好,不仅长得挺美,而且有马皇后的贤惠品质。
嗯,这样的女子当老婆,很好很放心。
瞅着许易咧笑盯着圣旨在瞅,朱元璋冷着一张脸,跟欠了他钱似的。
“你小子看得懂上面写的什么吗?”
“在那傻乐个什么劲,吃蜜蜂屎了?”
古文且还是古字,许易确实看不懂。
我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