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逆经:骗子住手 > 第357章 春闱记:真知灼见2

第357章 春闱记:真知灼见2(1 / 2)

成德帝想从崔一渡那里听到一些不同于经院之见的真知灼见,便向他问起关于春闱策论题的看法。

崔一渡道:“黄大人在给儿臣的讲学中,曾把历届科考题目列出,逐条剖析。儿臣发现,这些题目大多在‘赋税、安民、强兵’三纲范围之内。虽然是治国要务,却容易让考生钻空子。倘若把题押在这三项,考前只需背诵几篇精雕细琢的文章便可应对,难以甄别真才实学。”

成德帝闻言微怔,随即眸光渐亮:“依皇儿所见,当如何设题,方能得真才?”

崔一渡道:“请恕儿臣直言。这次南境水患,与河道淤塞有关,倘若以此为题,命考生做出应对疏通南境水道的策略,既考验他们经世致用的能力,亦能看出实地勘验的学识。”

成德帝听崔一渡这么一,陷入沉思。

黄沛霖所拟的题目“治河”,虽然与时政关联,但范围过于宽泛,容易流于空论。若不加以限定,考生皆可引经据典,空谈道德仁政,却拿不出实际方略。

考题是三选一,考生必定会选择最稳妥、最易堆砌辞藻的题目作答。倘若押题在“税赋”“安民”或“强兵”上,就套用准备好的文章,如此一来,就很难选出真正务实的人才。

成德帝点头微笑:“皇儿,我想让你出一道题,限定范围,考验智谋,让考生无从背诵,只得临场思辨。”

“啊?”崔一渡顿时一惊,忙躬身道:“父皇明鉴,儿臣才疏学浅,就懂些启蒙文字,岂敢僭越拟题?”

成德帝笑道:“你游历民间,见多识广,我要的就是经书以外的见识。”

“这个……”崔一渡低头沉吟着,不禁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成德帝看出了崔一渡的窘迫:“不必惶恐,你出的题是附加题目,不入正卷评分,仅作参考。若有人能答得出奇制胜,考官便可召来面询,观其气度才识。”

崔一渡听完,松了一口气:“父皇,请容儿臣想一想。”

……

春闱开考,考场肃静,一千名考生坐立不安,个个愁眉苦脸,咬笔的咬笔,挠腮的挠腮,只因第一道考题赫然写着:南境水道淤塞,漕运受阻,若尔为地方官,当如何勘测地形、调用民力、筹措经费以疏浚河道?限八百字内具陈方略。

这样的考题,牵涉水势变迁、河道治理,以及赋税、徭役、地方吏治与百姓生计,没有渊博的学识以及通盘考量的思维能力,难以条理清晰、切中肯綮地作答。

考生们要么卡在测算钱粮,或者困于协调人力,更有考生连河渠走向都辨不清,纸上谈兵的弊病暴露无遗。

只有少数考生条陈清晰,引用《大舜水经注》结合实地情形,估算人力和财力,预算得当,还能兼顾农时,不扰民生。

第一题已经让众考生焦头烂额,第二题则被他们在心里骂了无数次:变态!

题目是这样的:今有二绳,质地粗细不均。将每条绳从头至尾燃尽,皆恰好耗时一个时辰。现欲以燃绳之法,精准计出三刻之时长,当以何法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