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把这件趣闻,当成笑话讲给指挥部的同僚听。
……
维修帐篷里的气氛,和外面的荒诞完全不同。
这里,俨然成了一个临时的兵工厂。
汗水、机油和金属粉尘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紧张的味道。
一位名叫老铁的士官长,是这场疯狂改装的核心。
老铁五十出头,满脸皱纹,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比钢板还要稳定。
他是全军闻名的焊接高手,传说能在晃动的军舰上,把两根绣花针焊在一起。
此刻,老铁戴着厚重的护目镜,手里握着等离子切割枪。
“滋——滋——”
蓝白色的电弧,像一道闪电,在他手中跳跃。
他没有借助任何数控设备,仅凭一双肉眼和几十年的经验,就在那块三毫米厚的废铝板上,雕刻出设计图里那个精密的蜂窝结构。
每一个六边形都大小均等,每一条切割线都笔直利落。
飞溅的金属火花,映照着他专注到极致的脸。
他身边的年轻士兵,负责用大锤和压力机,将切割好的铝板敲打出特定的弧度,以完美贴合铁拳-1的发动机舱外壳。
“哐!哐!哐!”
沉重的锤击声,在寂静的沙漠夜空中传出很远,像是在为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擂响战鼓。
整个维修班组,几十号人,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话。
他们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以最高效率运转着。
有的在打磨毛刺,有的在钻孔,有的在比对尺寸。
没有人去问为什么,没有人去质疑那个远在万里之外的命令。
他们只知道,这是命令,是唯一的希望。
巨大的动静,最终还是惊动了沙特军方的高层。
哈利德准将带着几名顾问,连夜驱车赶到了中方营地。
当他走进那个灯火通明、噪音震天的维修帐篷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他看到了什么?
一群中国士兵,正围着几台简陋的设备,用最原始的方式,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些废旧的铝板。
而帐篷的另一边,几十个战士正把一堆湿漉漉的麻袋叠放整齐。
哈利德准将的目光,落在了老铁手中的那块半成品上。
那上面,布满了规则而精密的蜂窝状孔洞。
作为一名资深的装甲兵指挥官,他瞬间就看懂了这东西的原理——利用高速气流强制散热。
他的喉咙动了一下,脸上写满了无法理解。
“你们……你们在自己制造散热部件?”哈利德准将的声音有些干涩。
他身后的几名沙特技术顾问,也都凑了上来,他们看着那些正在被手工打造的散热片,脸上的表情从疑惑变成了骇然。
用简陋的工具,从零开始,现场制造如此复杂的散热组件?
这怎么可能!
这种级别的改装,在他们的认知里,必须送回专业的兵工厂,由精密的机床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花费数周时间才能完成。
可眼前的中国人,就在这个破帐篷里,用锤子和电焊机,只用一个晚上,就要把它造出来?
“我的真主……”一位沙特顾问下意识地喃喃自语,“他们是工兵,还是魔鬼?”
王虎走了过来,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油污,对着哈利德准将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