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铁血铸城(1 / 2)

济宁城在血与火中迎来了第二个黎明。当第一缕阳光驱散晨雾,照亮城下那片尸横遍野的战场时,无论是城头的守军还是城外的清军,心中都清楚,新的一日,将比昨日更加残酷。

(一)夜以继日,坚城复立

清军大营中,多尔衮面色阴沉地听着麾下将领汇报昨日的损失。当他听到城墙在炮火下多处受损时,眼中才闪过一丝厉色。“今日,集中所有红衣大炮,给本王轰!专打昨日破损之处!本王倒要看看,他们能修多快!”

然而,当太阳升高,清军炮兵推出沉重的红衣大炮,准备再次轰击那些记忆中的城墙薄弱点时,他们惊愕地发现——昨天还被轰得坑坑洼洼、摇摇欲坠的墙段,此刻竟然大部分恢复了原状!灰白色的墙体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坚实,仿佛昨日的惨烈炮击只是一场幻觉。

“这……这怎么可能?!”清军炮手目瞪口呆。

城头上,张大明看着清军炮兵那难以置信的表情,嘴角勾起一丝冷笑。秘密就在于昨夜运河上连夜运抵的、来自武昌的最新物资——水泥。在向拯民的高度重视下,军工坊已能规模生产这种跨越时代的建筑材料。昨夜,守军民夫冒着冷箭,彻夜未眠,用水泥混合沙石,迅速填补、加固了破损的城墙。水泥的快速凝固特性,使得清军昨日的炮击效果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张煌言的水师船队再次发挥了生命线的作用。弹药,尤其是消耗巨大的手榴弹和炮弹,被源源不断地补充上岸。重伤员则被心翼翼地抬上运输船,沿着运河送往相对安全的后方医治。这一切,都极大地稳定了军心。

(二)轮战疲敌,以逸待劳

面对清军必然更加疯狂的进攻,张大明采纳了参军提出的“轮战”之策。他将两万余守军(含部分支援的新兵)分为三队,分别由他本人、副将周昆以及原胶东义军悍将赵铁头统领。

“周昆部,守上午!赵铁头部,守下午!我率预备队随时支援,入夜后由休整队伍接替!”张大明下令,“每队坚守半日,必须保证弟兄们有喘息之机!”

这种三班倒的方式,确保了在任何时候,城头上的守军都是体力相对充沛、精神相对集中的生力军,能够始终维持高昂的战斗力,同时也让所有部队都得到了实战锻炼。

(三)血战再起,壕沟阻敌

辰时刚过,清军的进攻便开始了。果然如多尔衮所令,今日是全力攻城!超过三万清军,如同疯狂的浪潮,从多个方向涌向济宁城墙。战鼓声、号角声、喊杀声震天动地,规模远超昨日。

然而,他们首先面对的,并非高大的城墙,而是守军事先挖掘的、环绕城墙的壕沟体系!这些遵照向拯民指示挖掘的壕沟,又深又宽,里面还插着削尖的竹木签,灌入了部分运河水,形成了难以迅速逾越的障碍。

清军推动的庞大盾车、云梯,在壕沟前纷纷受阻。他们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命,用沙袋、门板、甚至同伴的尸体来填平壕沟,才能靠近城墙。这个过程,暴露在城头守军猛烈的火力之下,成为了单方面的屠杀。火枪、弓箭、尤其是威力巨大的手榴弹,如同雨点般在填壕的清军头上,造成惨重伤亡。

“快!快填!不准退!”清军督战队在后面疯狂地砍杀退缩的士兵,逼迫他们前进。鲜血染红了壕沟边的泥土,尸体几乎将部分壕沟填平。

(四)城头鏖战,生死一线

尽管付出了巨大代价,悍不畏死的清军最终还是填平了数段壕沟,将云梯再次架上了济宁城头。更加惨烈的城墙争夺战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