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平原的黎明被战鼓与号角撕裂。
经过一夜的休整与谋划,决定国运的决战在晨雾散尽后骤然爆发。
昨日蒙古轻骑的试探性进攻,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仅仅激起了些许涟漪。
今日,真正的巨浪即将拍岸——多尔衮精心调整战术后的满八旗重装骑兵,将再次与华夏军赖以成名的战车阵正面碰撞。
清军大阵如同黑色的潮水向两侧分开,露出了其中隐藏的致命杀器。
不再是散漫轻灵的蒙古骑手,而是一堵移动的、闪烁着寒光的钢铁城墙!
约八千名满八旗重装骑兵,人马皆披重甲,骑士手持长矛马槊,腰配顺刀,连战马的面门都覆着冷锻铁面帘。
他们排成紧密的楔形阵,如同一个巨大的铁凿,沉默地立于阵前,肃杀之气甚至让空气都为之凝固。
阳光照在冰冷的甲片上,反射出令人心悸的光芒。
鳌拜立马于骑兵阵后,眼神冰冷而自信。
中原大战的失败,让他和远在北京的多尔衮痛定思痛。
他们仔细研究了华夏军战车阵的特点,尤其是那威力巨大的“***”和密集的火枪射击。
为此,他们做出了针对性调整:加厚了前排骑兵及战马关键部位的甲叶,装备了更多用于破障的重斧、铁骨朵,甚至给部分精锐配备了简陋的、可投掷的燃烧罐(以陶罐装火油),试图在接近车阵时制造混乱。
“大清的巴图鲁们!”鳌拜的声音如同闷雷,回荡在骑兵上空,
“今日,洗刷前耻!用南蛮的血,染红你们的战旗!凿穿他们!”“嚯!”八千铁骑发出低沉的齐吼,声震四野。
对面,华夏军阵中,士兵们看着那支缓慢开始加速的钢铁洪流,呼吸都不由得一窒。
即便是经历过开封血战的老兵,面对这冷兵器时代巅峰力量的全力冲击,依然感到本能的压迫感。
李定国站在指挥车上,面色沉静如水。他早已料到鳌拜会出动重骑,这也是他为何将战车阵置于最前的原因。
“各车营稳住!火器队准备!记住训练,鞑子不是铁打的!”他通过旗号与传令兵,将命令迅速下达。
由偏厢车、盾车组成的车阵迅速合拢,车辆之间用铁链勾连,车板外侧伸出密密麻麻的长枪,如同一个巨大的、带刺的移动堡垒。
车阵后方,火枪兵们检查着弹药,炮手们调整着“雪魄炮”和“飞雷炮”的角度,掷弹兵们将一颗颗“***”摆在触手可及的位置。
整个车阵,仿佛一只蜷缩起来、亮出尖刺的钢铁刺猬。
“咚!咚!咚!”清军战鼓节奏加快,如同敲击在每个人的心脏上。
重装骑兵开始了冲锋!起初是慢跑,沉重的马蹄踏在大地上,发出闷雷般的声响,整个平原都在微微震颤。
紧接着,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形成了山崩海啸般的冲击浪潮!八千铁骑同时奔腾,那威势足以让山河变色!
三百步!两百步!车阵依旧沉默,只有军官们嘶哑的“稳住”命令。一百五十步!“火炮!放!”李定国冷静下令。
隐藏在车阵后方预设炮位的数十门各型火炮发出了怒吼!实心弹和霰弹如同死神镰刀,狠狠扫入冲锋的骑兵队列中!
人仰马翻,血肉横飞,冲锋的浪头为之一滞。
但清军骑兵实在悍勇,甲胄也确实精良,许多炮弹被弹开,或者只能造成有限的伤害,后续部队踏着同伴的尸体,速度几乎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