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水陆并进定三湘(2 / 2)

张煌言立即着手肃清湖域。他将庞大的舰队化整为零,以威力强大的“武昌级”战舰为核心,配属若干机动灵活的型炮艇和运载陆战队的运兵船,组成数个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特混编队,分片包干,对湖域进行拉网式清理。

君山岛,作为洞庭湖中最大的岛屿,山势险峻,林木葱郁,易守难攻,盘踞着一股实力颇为强劲的水匪,其头领凶悍,号称“翻江龙”,已被清廷招安,赐予官职。张煌言亲率“定远号”及两支精锐编队前来清剿。

“翻江龙”自恃熟悉湖中每一处暗流浅滩,船灵活,企图利用纵横交错的芦苇荡和复杂水道与庞大的华夏舰队周旋,打一场游击战。

然而,他严重低估了惊涛营肃清湖区的决心和所拥有的压倒性火力。

张煌言洞悉其意图,并不派兵贸然进入危机四伏的芦苇荡深处。

他果断命令随行的炮艇在外围水域一字排开,用猛烈的炮火对芦苇荡进行覆盖性轰击,炮弹呼啸着炸开,将大片大片的芦苇拦腰炸断,清除可能的藏身伏击点。

同时,派出装备精良线膛枪的陆战队精锐,乘坐坚固的艇,在炮火的有力掩护下,强行抢滩登陆,迅速抢占滩头有利地形,建立稳固的前进阵地,向岛内步步为营推进。

“定远号”则利用其高大的船体和射程惊人的重炮,对岛上匪巢的核心区域进行持续而精确的打击,将匪徒的巢穴和工事一一摧毁。

匪徒的弓箭和后的土炮在专业海军强大炮火面前,如同螳臂当车,毫无还手之力。一场激烈而短促的战斗后,“翻江龙”在顽抗中被击毙,余众或死或降,君山岛宣告光复。

在清理湖西沅江入口时,一股清军残部凭借两岸高地上的坚固炮台和横亘江面的粗大铁索,负隅顽抗,企图封锁航道。

负责此区域的编队指挥是一名从武昌军校毕业的年轻军官,名叫陈永泽。

他观察战场后发现,清军炮台因射角限制,存在火力盲区,且那看似不可逾越的铁索,其与岸边固定的连接点并非坚不可摧。

他精心挑选了数十名水性极佳、胆大心细的士兵,携带炸药包,趁夜色掩护潜泳过去,成功将炸药安置在一处关键连接点并引爆。

随着一声巨响,一段沉重的铁索轰然坠入江中。

随后,他派出几艘吃水最浅、速度最快的快船,冒着岸上残余炮火的威胁,从炸开的缺口处如离弦之箭般冲入沅江。

这些快船目标明确,并不与两岸炮台过多纠缠,而是直扑清军后方的型码头和囤积粮草的仓库,制造混乱。清军腹背受敌,又见赖以凭恃的铁索已破,后路堪忧,军心登时大乱。

陈永泽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果断指挥主力舰队发起全面总攻。惊涛营战舰集中火力摧毁炮台,陆战队迅速登陆肃清残敌,沅江航道宣告打通。

在惊涛营水师强大的武力震慑和灵活多变的战术打击下,洞庭湖内外的抵抗力量被迅速肃清。

浩渺的湖面重现安宁,航道畅通无阻,成为了华夏护国军运输兵员和物资的黄金水道,其效率远胜陆路。

就在张煌言横扫洞庭的同时,李定国率领的龙虎营在陆地上也高歌猛进,势如破竹。

攻克军事重镇岳州后,李定国审时度势,兵分两路:

一路由麾下骁勇善战的大将马宝率领,沿湘江南下,直捣湖南腹心之地长沙;

一路则由他亲自指挥,挥师向西,扫荡洞庭湖以南的常德、益阳等战略要地。

水陆两军的紧密配合,此刻显现出巨大的威力,相辅相成。

当马宝部兵临长沙城下,展开猛烈围攻时,守城的清军将领还寄希望于来自洞庭湖方向的水路援军和粮草补给。

然而,他们翘首以盼等来的,却是张煌言的惊涛营舰队突然出现在湘江口,以强大舰炮彻底封锁了江面,切断了长沙与北面的一切联系。

更令守军绝望的是,舰队上的重炮开始轰击长沙北门城楼和城墙,炮弹呼啸着入城中,极大地支援了陆军的攻城行动。

而当李定国亲率主力进攻常德坚城时,张煌言派出的庞大运输船队,

满载着攻城急需的火炮、弹药和粮秣给养,溯沅江而上,直接运抵常德城下的码头,使得龙虎营的攻势得以持续不断,大大加快了攻城的进度。

龙虎营的士兵们甚至能吃到从武昌经水路快速运抵的新鲜鱼虾,后勤保障的充足让前线将士士气愈发高昂。

在水师强大而有力的支援下,龙虎营陆师如虎添翼,势如破竹:

长沙守军在内外交困、孤立无援的绝境下,坚守半月,最终粮尽援绝,无奈开城投降。

常德、益阳等湘北重镇相继被克复,守军土崩瓦解。

湘南各地的清军守备部队及原明朝降军,见大势已去,或望风归附,或稍作抵抗便一触即溃。

至当年秋末,湖南全境基本平定(除西部少数偏远苗疆土司地区,因其特殊情势,尚需时间以政治手段进行招抚安抚)。

李定国与张煌言在收复后的长沙城下胜利会师。

站在奔流不息的湘江岸边,李定国看着江面上桅杆如林、旌旗蔽日、军容鼎盛的惊涛营舰队,再看看身后甲胄鲜明、刀枪闪亮、纪律严明的龙虎营将士,不禁感慨万千。

他郑重地向张煌言拱手道:“苍水先生,若无贵水师鼎力相助,切断粮道,封锁江河,输送军资,炮击坚城,我龙虎营平定三湘,断无如此顺利迅速!水师之功,当居首功!”

张煌言亦肃然回礼,谦逊而坚定地微笑道:“晋王过誉了!您运筹帷幄,陆师将士奋勇当先,方是克定全湘之根本。煌言不过尽了水师本分,协同作战而已。

如今三湘已定,后方稳固,粮道畅通,我军根基已牢。接下来,该是剑指江东,饮马长江,光复旧都之时了!”

洞庭波撼,三湘底定。

这场漂亮的水陆协同作战,不仅彻底解除了华夏护国军南翼的巨大威胁,获得了丰腴的湖南作为坚实的战略基地和粮仓,

更极大地锻炼和磨合了水陆两军的协同作战能力,积累了宝贵的联合作战经验。

这为后续更大规模的东征金陵和挥师北伐,奠定了极其坚实的基础。湖南的平定,标志着华夏护国军已经从战略防御,全面转入了气势磅礴的战略反攻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