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125章 乘舟北上,奔赴新舞台

第125章 乘舟北上,奔赴新舞台(1 / 2)

金陵的码头上,晨雾尚未散尽,

空气中夹杂着潮湿的水汽和淡淡的鱼腥味。

运河两岸,人声鼎沸,

脚夫吆喝,商贩叫卖,

组成一幅喧嚣而充满活力的市井画卷。

大小船只鳞次栉比,桅杆如林,帆影蔽日,彰显着这条帝国血脉的繁忙。

苏惟瑾一袭青衫,立于一艘北去的客船船头,

身侧是背着书箱、一脸兴奋又带着点忐忑的书童小奇,

以及越发沉稳的苏惟山和依旧憨直的苏惟虎。

他们的行李不多,

除了书籍和必备衣物,

便是芸娘那副厚实的护膝和赵文萱所赠的湖笔,

被苏惟瑾仔细收在行囊深处。

“开船喽——”

船老大一声悠长的吆喝,缆绳解开,

巨大的船帆借助风力缓缓鼓胀,

客船轻轻一震,离开了喧嚣的码头,

滑入宽阔的河面。

站在船头,看着金陵城墙逐渐远去,

最终化为天际线上一抹模糊的灰影,

苏惟瑾心中并无多少离愁别绪,

反而有一股压抑不住的激荡在胸中奔涌。

北京!

大明的中枢,权力的顶峰,

无数野心与梦想交织的舞台!

他来了!

运河之上,果然是一派繁荣景象。

官船威风凛凛,

插着各色旗帜,鸣锣开道,

寻常船只纷纷避让;

漕船队首尾相接,吃水极深,

满载着江南的粮米财富驶向北方;

商船装饰华丽,可见其主人财力雄厚;

更有无数像他们乘坐的这类客船,

载着南来北往的旅客,

其中不乏许多与他们目标一致、

怀揣梦想的赶考士子。

“瑾哥儿,你看那船,真气派!”

苏惟虎指着一条擦身而过的三层楼船,啧啧称奇。

那楼船雕梁画栋,船头甚至站着几个衣着鲜亮的护卫。

苏惟山则稳重些,低声道:

“看旗号,像是某位勋贵家的,

怕是北上述职或是回京。”

苏惟瑾微微点头,

目光却并未过多停留于表面的繁华。

他的超频大脑已然启动,

早已经化身最精密的扫描仪,

将沿途所见所闻不断录入、分析、比对。

航行不过半日,便遇第一处钞关。

所有船只都被要求减速,

排队等候查验、缴税。

他们的客船小,被挤在边缘,

等了近一个时辰才得以通过。

苏惟瑾看到,那艘勋贵楼船却只是亮了下旗牌,

便畅行无阻,甚至还有税吏点头哈腰地送行。

而一些满载货物的民船,

则被反复检查,税吏们鸡蛋里挑骨头,

船主赔着笑脸,偷偷塞过去些银钱,方才被放行。

“同样是行船,这待遇真是天差地别。”

小奇小声嘀咕。

苏惟山叹道:

“历来如此,没什么稀奇。”

苏惟瑾默然不语,

超频大脑却已记下:

关卡效率低下,权贵特权横行,

胥吏勒索成风。

此乃一弊。

继续北上,两岸风光渐变。

江南的稠密水网和精致田园逐渐被更为开阔、

略显粗犷的平原取代。

时值冬末春初,万物尚未复苏,

田野显得有些荒凉。

偶尔可见一些村落,泥墙茅舍,

与运河中穿梭的繁华船只形成鲜明对比。

途中停靠几个码头补给时,

苏惟瑾也会带着三人上岸略作走动。

码头上自是热闹非凡,

茶馆酒肆林立,各色人等汇聚。

他们便在一处临河的茶馆歇脚,

听得不少趣闻轶事。

邻桌几个行商模样的人正在高声谈论,

说的是去年漕粮入京的“奇事”:

“……都说漕粮是‘天庚正供’,

半点耽搁不得!

可去年运到通州仓的,

十船里愣是有两三船是霉变的陈米,

甚至掺了沙土!

就这,验收的官爷眼睛一闭,照样盖章入库!

为啥?

漕丁们一路辛苦,漂没损耗总得有点吧?

上下打点的开销总得从这里面出吧?

最后亏空的,还不是国库?”

另一人压低声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