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是个凶神。在他看来,世上最简单的胜利就是直接把对手弄死!先前他就派刺客截杀了前任提督东厂太监王岳,暗害了御史许天锡,现在他又派出两名杀手来杀王守仁。
在刘瑾想来,这件事很好办。王守仁不过是个文弱书生,一阵风就能吹得倒。两个杀手都是干练的人,长年在外抓人办差,经验十足,论武艺,每人都能轻松收拾七八条壮汉,两个人来杀一个书呆子,那还不跟杀只鸡一样?
可谁也没想到,守仁虽然是书生,又病恹恹弱不禁风,可他的脑子聪明得很。这两个刺客在杭州一露面,立刻被守仁识破了。
早在这两个人进房跟他搭讪的时候守仁就看出情况不对。这两个家伙自称是商人,可他们面相严厉,眼神凶狠,身手矫健,说话语气刚硬,多少还带点儿官腔,那些圆滑精熟的买卖人绝不会这样。守仁早年做过刑部主事,跟这些抓差办案的人打过交道,对这些人长年公务养成的特质比较熟悉。眼下他正在落难,警觉异常,立刻看出这两个家伙不怀好意。
可这时的王守仁已经落在人家手里,跑不了了。
说实话,在胜果寺的禅房里,这两个人只要随便一伸手就能要了守仁的命。可他们却没下手,反而约守仁出去“看风景”。守仁的脑子很快,一转念,已经知道这两个家伙想把他骗到无人之处再暗地下手把他害死。如果王守仁事先没识破这两个家伙,傻乎乎地跟着他们出去,一条命就算交待了。现在虽然知道这两个人是干什么的,可守仁要是一口咬定不和两个杀手一起出去,只怕这两个家伙在胜果寺的禅房里就会对他下手!仔细权衡之后,守仁觉得在大街上倒比寺院的禅房里安全些。
于是守仁装个糊涂,跟着两个刺客上了街。本想趁着街上人多,抓个机会溜走,没想到这两个锦衣卫十分机警,一点儿空子也不给他留。
这时三个人还在杭州城里,街上人来人往,刺客一时不敢下手。可守仁心里明白,这两个家伙是刘瑾的爪牙,如果自己贸然揭破他们的底细,或者抗拒不从,这两个刺客就算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敢公开杀人。这帮人腰里挂着腰牌,怀里揣着东厂的“驾帖”,就算当街杀人,官府也不敢过问。
这时守仁只得先装糊涂,找个饭馆吃了一顿,一来给自己补足体力,二来趁这个空子想想脱身的办法。
这两个锦衣卫都是办事的老手,从一上来就把守仁盯得死死的,一点儿空子也不留。眼看跑也跑不掉,叫喊求救也不管用。想来想去,守仁觉得脱身的办法只剩一个,就是仗着自己懂些水性,冒死去跳钱塘江。
但守仁知道这两个家伙精明得很,自己说的每句话他们都会琢磨几遍。如果一上来就说去江边,这两个家伙肯定生疑,所以一开始先说去游西湖。那里是游人最多的地方,两个杀手当然不愿去,这时候自己再提出到江边去,两个锦衣卫就上套儿了。
可守仁身子太弱,这两个杀手又凶悍,就算到了江边还是逃不脱。借着吃饭的工夫又动了半天脑子,终于想到把那袋银子拿来派用场。
拿定主意之后,守仁故作镇定,先把自己身上的银子露出来让两个刺客看见,又足足费了一下午的工夫把两个杀手引出了城,到了江边。眼看天色还早,就算跳江也脱不了身,守仁又提出在江边“坐坐”。两个杀手没想到守仁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身份,反而觉得天黑了更好下手,就陪着守仁在江边一直坐到天黑。
眼看天色渐渐黑了,路上行人越来越少,守仁心知脱身的时机已经到了,同时,这两个家伙也马上就要对自己下手了。此时生死顷刻,不能有丝毫犹豫!于是守仁乘两个锦衣卫不备,悄悄解下腰里的银袋扔在草丛里,走了几十步后,故意说银袋丢了。
这两个刺客一来不知道自己身份已被守仁看破;二来见守仁又病又弱,没把他当回事。先前吃饭的时候他们已经看见了守仁身上带的银子,原本打算杀人之后顺手劫财,现在听守仁说银子丢了,自然回头来找,守仁抓住这个机会,撒腿就跑。
王守仁自幼在姚江边长大,识得水性,事先又把细节都想好了。一边奔逃一边脱了长袍甩在岸上,免得下水后袍襟缠住身子碍事。跑到江岸边,搬起一块石头抱在怀里,这才一头跳进江里去了。
钱塘江里水深流急,守仁虽然抱着石头,没一下子被卷走,也还是被水流冲得团团乱转,忽然一头撞在硬东西上,磕得眼前发黑,本能地伸手抱住,却是一块筑堤用的大条石,接着双脚触到实底,原来没被江水卷走,反而冲到岸边来了。
此时守仁整个人半趴在江堤上,这里的江水只有齐胸深,露出头来换一口气,却见两个人影就在下游几丈外站着!这一下差点儿把守仁的魂都吓掉了。
好在此时天黑,两个刺客又想着守仁肯定被江水冲下去了,只顾往下游寻找,哪想到守仁却在他们身后冒出头来。
守仁伏在堤坡下一动也不敢动,看着两个锦衣卫越走越远,直到看不见人影,这才挣扎着爬上岸,浑身又是泥又是水,一只鞋也不知丢到哪去了。脸上有什么东西流下来,以为是江水,又觉得不对,伸手去抹,满手是血!
原来是刚才跳江时撞在石头上,把头磕破了。
守仁心里明白自己眼下还没脱险,城里不敢去,胜果寺更不敢回。没办法,只得把牙一咬,一手捂着额头,踩着江边的烂泥往上游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