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 / 2)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听到轻轻的脚步声。王华勉强睁开眼,见儿媳不知何时走了进来,在他面前直挺挺地跪下了。

守仁上奏章的事宜畹根本不知情,直到丈夫上朝以后没有回家,她才从跟随的仆人嘴里听说丈夫犯了大罪,受了重刑,关进了诏狱!这一下几乎把宜畹吓死!赶紧到这边来打听消息。可那时守仁已在狱中,王华又能说些什么?无非是几句宽慰的话,连老大人自己也知道是自欺欺人。

接下来的三天里宜畹如在梦魇,度日如年,寝食俱废。几次来找公公,请他想办法救救守仁。可此时朝局已经毁烂不堪,大权都握在刘瑾这帮阉党手里,每天都有大臣被投进诏狱,这种情况下,王华哪有本事救得了自己的儿子?

就在宜畹快要被急死的时候,忽然家人来跟她说“有太监过来传旨了”,宜畹听说此事立刻赶了过来。刚才王华和丘聚的谈话,宜畹躲在屋外大半都听见了。

丘太监在的时候宜畹一个妇道人家不能随便进来。现在丘聚走了,宜畹赶紧过来,一句话也没说,先跪在了地上。

见儿媳来了,王华强打精神问了一句:“有什么事?”

宜畹抬起头来,一双泪眼对着老公公:“求父亲救相公一命。”

“你想让我怎么救?”

说真的,宜畹自己也知道这话难以启齿。可事到如今她真是什么也顾不得了,先在地上叩了几个头,这才把牙一咬:“我听那个太监说,只要老爷写一封信为守仁求一句情,他们立刻就能放他回来。儿媳想求老爷,就写封信吧……”

“这样的信我不能写!”

“难道老爷不愿救自己的儿子吗?”

“这些事你不懂,不要说了!”

宜畹不依不饶地追问:“难道老爷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死在牢里?”

“胡说,诏狱是国家法度,守仁罪不至死,怎么会死在牢里!”

其实王华说这样的话连他自己都不信。

诏狱是什么地方,整个大明朝无人不知。守仁身上又带着那么重的棒伤,在里面多待一天,就离死近了一步。

事到如今,何苦自欺欺人?干脆在儿媳面前把话都说开了吧:“天地间最重的就是一个‘仁’字。这仁,无非是胸中的一点儿正气。孔圣人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要叫儒生们守住这一点儿正气。守仁这次死在诏狱,也就成仁了。可我要是向那些奸贼低头,反而毁了他的名节。生死事小,失节事大,身死名存,才是正道,这些道理你也该懂。”

王华这番话分明就是告诉儿媳:守仁此次已是必死,而宜畹应该以丈夫的“杀身成仁”为荣。可诸宜畹活在世上并不是为了听这些大道理!也根本不管什么“杀身成仁”,她心里只有“王守仁”三个字!

眼看实在没有办法,宜畹什么也顾不得了,干脆把牙一咬,梗着脖子说:“老爷有四个儿子,死一个自然不在乎,守仁命苦,母亲早逝,没人疼他,现在连父亲也不要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