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医路向前巍子给中国人的救护指南 > 煤气中毒,容易忽视的生命杀手

煤气中毒,容易忽视的生命杀手(1 / 2)

煤气中毒我想大家都很明白它的危害,我身边的亲朋好友中也出现过许多例,我也有一位直系亲属因此离我而去,令人痛心。煤气中毒不像疾病,不像心梗、癌症、不可抗拒的创伤,它是可以预防的。有的时候在抢救室看到因为一氧化碳(CO)中毒而死亡的患者,真的觉得很痛心、很惋惜。

每年都在宣传安全知识,但每年都会有许多案例,有的还是全家中毒。在急诊抢救室里工作的医护人员都亲眼见过那种悲伤、那种不甘、那种无奈、那种痛心疾首、那种悔恨不已。其实大家都知道怎么预防,都明白一氧化碳的危害,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惨剧发生呢?许多抢救及时恢复健康的病人都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觉得就一会儿,应该没啥事。所以,年轻人要回家告诉家里人或者长辈,给他们提个醒,天冷了使用煤气要注意安全。对还在用炉火取暖的家庭而言,一定要安装一台一氧化碳报警器,并一定要保证报警器的质量。

煤气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缺氧,其严重程度与碳氧血红蛋白(COHb)的饱和度呈比例关系。

1.轻型。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30%。中毒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神志尚清醒的中毒者,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会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2.中型。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5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能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

3.重型。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临床可根据一氧化碳接触史、突然昏迷、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等做出诊断。职业性中毒常为集体性的,生活性中毒常为冬季生火取暖而室内通风不良所致,同室人也有中毒表现。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后,要迅速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卧床休息,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就医。

煤气中毒的预防

1.应广泛宣传室内用煤气时应有安全设置(如烟囱、小通气窗、风斗等),说明煤气中毒可能发生的症状和急救常识,尤其要强调煤气对婴幼儿的危害和后果的严重性。煤炉烟囱安装要合理,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

2.不使用淘汰的燃气热水器,不使用超期服役的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请专业人士安装,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冬天洗澡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洗澡时间不要过长。

3.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4.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报警器是专门用来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能在浓度超标的时候及时报警,有的还可以强行打开窗户或排气扇。

关于煤气中毒的误区

1.一氧化碳仅在烧煤时产生。一氧化碳不仅在烧煤时产生,其他情况下也可能产生。如烧炭(取暖和吃燃炭的火锅)、使用燃气热水器、汽车发动机等燃油发动机的运转、煤气管道泄漏、工业上的冶炼及铸造以及采掘爆破等,都能在环境中产生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总之,任何含碳物质的燃烧都可以产生一氧化碳。如果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一定浓度(0.005%以上)的一氧化碳,就能导致该环境内的人畜中毒。

2.燃烧的煤变红,就不产生一氧化碳。这一错误认识是使人丧命的最常见原因。不少人看到燃烧的煤球变红后就放心地敞开炉盖,或者把烧红了、不再冒烟的无烟囱煤炉搬到屋里,然后蒙头大睡,从而严重中毒。请记住,只要有含碳物质燃烧,就有一氧化碳产生,就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3.通风环境良好就不会煤气中毒。其实一氧化碳能强行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运送氧气的能力,发生窒息性中毒。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有强大的结合能力,其亲和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30~270倍,所以血液中即使存在少许一氧化碳,也能与氧气竞争血红蛋白。而空气中只要有一氧化碳,就有可能被吸入体内。也就是说,即使环境通风良好,但如果一氧化碳的产生量多于它的排出量,仍然可能被患者吸入体内导致中毒,甚至发生死亡。不要以为安装了风斗,房间四处漏风就可以万事无忧,要考虑一氧化碳的产生量。

4.烧开水可以防煤气中毒。民间流传的防止煤气中毒的方法有烧开水、在炉子上摆放水果皮等,这些都是无效的。最有效的煤气中毒的预防方法是,减少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来源及加速一氧化碳的排出,这样才能把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降至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