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少见的推理散文(2 / 2)

昨日白昼里,我读诗人的奇歌,他所歌的,在我很像幻影或幽灵。

可是,后来苦闷的白昼,像烦恼样地消去了,清静的夜,笼在村庄山谷的上面了。

于是,无限矜持的月,精灵也似地亮着,放出她的光明,照遍夜的黑暗。

于是,重新,诗人的歌,好像妙乐的样子在我胸中苏生了,诗的美和神秘,夜向我示现了。

以上是专从色相上来说明月夜的美感的。但仅从色相上说,犹为未足。构成月夜美感的要素,于暗淡的青色以外,其次当推夜的世界了。详细点说,这样的青色所装饰的世界,是夜的天地。这样说的时候,或者有人要问:要夜里才会有月,你所说的不是理论上的谬论吗?但我的所谓夜的世界,不但是指没有日光的世界的,乃从人生方面来看,是对于日间的活动时而说的休息的意思。

当作休息时的夜,其对于月夜美感的构成上,有如何的势力呢?这只要把相反情形一想,就会自然明白。假定月光所照的世界,是像日中那样的活动的世界,月的青白光无论怎样幽丽,其及于吾人的影响,果能那样幽妙吗?青虽原是沉静之色,但对于意欲强盛的人,效果极薄。人在日中,大概是意欲的人,烦恼的人,其社会概是优胜劣败、生存竞争的社会。对于这样的人,这样的社会,月光能做些什么呢?夜的世界,是意欲竞争告休止的世界,人们已将一日间的活动奉诸现世,这时将退而求精神上的安慰。疲劳的夕阳的向西山沉下,就是人生日日战斗休战的信号,人们在这时收了锋,脱了胄,要想安静地在平和的世界休憩了。夜非活动之时,是静思之时,非烦闷之时,是安慰之时。好像人于面包以外还有粮食的样子,白昼以外也还有不要认人生的慰藉和幸福只在名利的世界!人在活动中可生活,在静思中也可生活,在渴仰中可生活,在咏叹中也可生活,在光明中可生活,在黑暗中也可生活,在现在可生活,在过去在未来也都可生活,在现实中可生活,在理想中也可生活:夜不是正把这人生的大半面在时间上来现示的吗?夜的世界非男子,是女子,非散文,是诗歌,非哲学,是宗教,非大鼓之响,是横笛之音。在这样的夜中观月,真是快悦啊!平常尚且沉于静思倾于咏叹的人,为这青白如梦的光一洗,其心地怎样欢喜啊!月的光证示夜的冥想不空,证示在六欲烦恼之巷以外,人尚有可求的安慰。

要之,夜的世界自身,其及于人心的影响,正是月夜美感的主要的素地;如果无此素地,月光虽有庄严的色彩,其效果的贫弱,也可想象的。

可是,于月光的色和夜的世界之外,还有所谓联想的第三个要素。因有此要素,月夜的美感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到。

夜的世界和月光的色相,其在人心中所引起的感情,于内容虽为沉思悲哀,但其形式是无定的。换言之,就是关于所沉思所悲哀的对境,并无何等明确的意识,只是无端地沉思,无端地悲哀,好像山野都被月色涂抹的样子,觉得我们的心中也弥漫着悲哀的音调了。如果人心中有快活和沉郁的两面,那沉郁的一面就和这悲哀的音调共鸣了,给与微悲深哀及其他类似的情绪以开发的机会,由是赋授一种难以名状的安静和慰藉于吾人的精神中。所谓“对月百愁生”就是歌咏这般的心情的。由这样而生的感情,其初虽无定,但因开发所至,结局非得一个具象的形式不止,给予这无定的感情以具象的形式的,就是联想。

联想也有种种的种类,因了观者的性格阅历境遇,原不一样。常人一般所能在心头浮出的,大概是自然和人生的对比。斯世所不易有的月光的清幽,苍茫的天空的值得神往的美和无限,山川的依稀而静默,平和的面影,悠悠的标号,哪一种不是和现世的好对比?一与无始无终的自然的美的大观相接触,就会觉得人生的事业是怎样的贫弱;名利,得失,成败,生死,觉得用了叶末之露似的五十年的短生命,在烟火巷中龌龊悲喜,实是滑稽的事了。这是月夜的感慨中的最普通的见解,在吾人的道德的感情上,也有最大的影响的。

自然与人生的对比以外,其次最易有的联想,就是过去的追忆和远人的怀慕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这不是谁都知道的张若虚的诗句吗?于咏叹无地悠久人生须臾之中,杂着过去的追忆,觉有悠远的感慨。卫万在《吴宫怨》诗中——

勾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

唯今只有西江月,曾照王吴宫里人。

亦然。至如李太白的有名的《把酒问天》诗,可谓最痛切地来把这感慨表现的了: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我所观的和昔人所观的是同一的月,这意识不但使过去的观念确实,有增加同情的力,并且对于月自身,也得觉到亲近无他的感情。因有月的媒介,吾人可有感得古人心情的怀想。古有“国破山河在”的话,但较之天上永久不变的明月,觉得山河尚有变迁为沧海之嫌了。下瞰人生古今的盛衰而自己却不感丝毫隆替的月,其为追忆过去的有力的媒介,是极自然的事。因月而怀慕远人的情,也和此有同一的起源。张若虚的诗里: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多感的哈伊纳关于星也歌着同一的感情:

美丽闪烁黄金样的星啊!请远告我的恋人:

说我永久不变,虽对于你有着烦恼。

过去的追忆,远人的思慕,这大概是一般人们所都有的月夜的联想吧。这联想和精神全体沉郁的背景相应,有使月夜的感慨加深之力。各种的咏叹,因了这联想的丝,给予吾人以一种幽通的安慰。不用说,因了观者的经验,也有可以引起其他特殊的联想的。

以上所述,证明月光的色、夜的世界及联想三者为构成月夜美感的要素。但我同时还认为此外有多数的小原因。例如夜间空气的适体,确也是原因之一。现月既必在夜,无论在如何的盛夏,较之正午,温度必定平和,肌体的爽适,至少是引起精神上的洗涤的一种诱因。如果夜的空气蒸热至于流汗,月夜的美感,大概是难想象的。又于观者的心情,也大有关系。能观月而乐的人,大都在最初已有易于感受月的美的心境,换言之,就是其性情的倾向,早已和月夜的美感相谐和的。在名利以外无乐地的人们,月夜的美,也无所显其力了。这样的原因,细数起来,谅必还很有许多,但将在一般人的平等的最重的原因,归为上述的三种,大概是无大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