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浊收声之余
照清发声
穿清送气
床浊送气
审清发声
禅浊送气
精清发声
清清送气
从浊送气
心清发声
邪浊送气
帮清发声
滂清送气
并浊送气
明浊收声
非清发声
敷清送气
奉浊送气
微浊收声
音呼分等,有开合之分,《切韵指掌图》首列为图。图为宋人所作,世称司马温公所撰,似未必是。开合之音,各有洪细。开口洪音为开口,细音为齐齿。合口洪音为合口,细音为撮口。可举例以明之,如见纽“见”为齐齿,“乾”为开口,“观”为合口,“卷”为撮口。音呼应以四等为则,今之讲等韵者,每谓开合各有四等。此则虚列等位,唇吻所不能宣,吾人所未敢深信也。
古人分韵,初无一定规则。有合撮为一类,开、齐为一类者,有开齐合撮同归一类者,亦有开、齐分为两类者。此在《广韵》中可细自求之。古韵“歌”与“羁”、“姑”与“居”同部,今韵歌、支、模、鱼各为一韵。论古韵,昔人意见各有不同,段懋堂以为“真”与“谆”、“侯”与“幽”均宜异部,戴东原则以为可不分。实则分之固善,合之亦无不可。侯、幽二韵,《诗经》本不同用,真、谆之应分合,一时亦难论定。盖以开齐合撮分韵,古人亦未斛若画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