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有种说法是,这段话不是孔子说的。
在此,我们不做真假的推敲和论证。我想分享的是,这句话里,可学的部分在哪里,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什么叫作千乘之国?千乘之国就是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古代的战车是有标准配置的,一辆战车,车上有三个人,车后跟七十二个步兵,还有二十五个为这辆车服务的后勤人员。一辆战车大约配置一百个人。
千乘之国就是有十万人部队的国家,十万人的部队在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着大国。
这个“道”字是个通假字,通“导”,领导之意。领导一个千乘之国,要“敬事而信”。
“敬”在宋明理学中被发挥得特别大。
很多人做事,往往就是缺一点敬畏心,不把一件事放在心上。这种例子从古至今有很多。
最典型的例子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什么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会亡国?因为他不敬,敢把国家大事当儿戏。他认为国家管理到此,江山稳定,自己是天子,当然可以和所有人开玩笑。于是点起烽火来,发出求救的信号,大家领兵而来,却发现天子只是为了好玩。这种不尊敬自己的工作,不重视自己责任的人,自然没法管理好一个国家。
诚恳是很重要的。我记得早年间有一个案例,当时引起了公愤。
观众看甲A比赛,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球场上有个体形偏胖的人在跑,大家想:“怎么会有这么胖的运动员?”连解说员都愣住了。过了一会儿,大家才知道这是甲A的老板,他在投资甲A以后膨胀了,自己也想上场体验一下,就报名上场了。
要知道,场下踢得再好的人,跟专业人士还是不能比的。
那场球踢完了以后,球迷非常愤怒。大家认为这是在侮辱足球,即便有钱也不能这么玩。但对这位老板而言,他认为自己合法。他作为老板,自己批准自己上场,谁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一个人不尊敬一件事,缺乏敬畏心,是很要命的。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问题的出现,就在于缺少敬畏心。
我们现在提倡匠人精神,也是期待中国的制造业,能够通过认真对待各个细节,制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不只是制造业,所有行业都是如此。我有时住在五星级酒店,起床吃早餐,经常会发现面的味道远不如重庆路边小面馆的。
是因为五星级酒店的厨师技术不好吗?我想并不是。当五星级酒店的厨师在煮面时没有注入匠心,只是觉得煮熟就行,再随便配点菜,味道一定比不上路边传承了几十年的小面店的。小店里的厨师以煮面为生,以煮出一碗香喷喷的面为荣,每天认真地做出一碗碗面,道在其中矣,这就是敬畏。
我常常说,我们一定要“敬事”。关于敬事,我分享过两本书:一本叫《扫除道》,一本叫《匠人精神》。
当我们尊敬一件事的时候,其中自有神灵,神灵就在现场。
对治理国家而言尤其如此,应该极尽严肃和认真,要深切地体会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有一个关于曹丕的故事。曹丕听说自己是王位的继承人,回到后院以后,手舞足蹈,高兴地跟他的幕僚分享这个消息。
幕僚就劝他:“你知道你的担子有多重吗?你被选上了以后,现在应该感觉特别沉重,甚至不敢笑。笑就代表你把管理天下当作儿戏,当作面子,当作荣誉,但天下不是关于你一个人的事情。”
如果每一个人在工作中都能够把这句话挂在耳边,记在心中,“敬事而信”,就会尊重自己的工作,以工作为荣。
很多人不以工作为荣,觉得工作是负担,甚至是耻辱。比如,打扫卫生的人,不以打扫卫生为荣,觉得这是丢脸。对于这样的人,我推荐他去读读《扫除道》。作者键山秀三郎认为,扫除能锻炼人丰富的感受,让人懂得感恩和敬畏细小的事物。即使打扫卫生这样平常的事,做好了也能改变一个人,改变一家企业,甚至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