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解篇第四十九(2 / 2)

如果邪气侵入了孙脉,人可能会头痛、鼻塞和腹部肿胀。这是因为邪气在阳明经和太阴经中逆行造成的。

太阴经脉如果生病,人可能会腹部肿胀。这是因为太阴经脉与十一月相应,此时阳气退藏,邪气也容易隐藏在内部。

如果体内阴邪太盛,侵入心脏,人可能会经常嗳气。这是因为阴邪沿着脾经向上侵犯,进入了心脏。

吃东西后呕吐,可能是因为脾脏有病,无法消化食物,导致胃中食物满溢。

排便或放屁后感到舒服,可能是因为十二月阴气最盛后开始衰退,阳气开始生长,人体也与之相应。

少阴经脉如果生病,人可能会腰痛。这是因为少阴经脉与十月相应,此时阴气刚生,阳气受到压制,导致腰痛。

呕吐、咳嗽、气喘等症状,可能是因为阴气在下盛行,阳气在上无所依附。

身体虚弱,不能久站,久坐后突然站起会头晕眼花,可能是因为七月秋气刚到,阴阳之气在体内争斗。

容易发怒,可能是因为秋季阳气衰退,肝气郁结不能疏泄。

惊恐不安,像被人追捕一样,可能是因为秋季阴气方兴,人体阴阳相搏造成的。

不喜欢食物的味道,可能是因为肾脏的火气不足,导致胃气虚弱,消化功能减退。

脸色发黑,像土地一样,可能是因为秋天的肃杀之气损耗了内脏的精华,导致肾虚。

咳嗽出血,可能是因为上焦的阳脉受伤,导致肺气不畅,血液充满脉管。

厥阴经脉如果生病,男性可能会得疝气病,女性则可能会腹部肿胀。这是因为厥阴经脉与三月相应,此时阳气尚虚,阴邪在体内结聚造成的。

腰脊疼痛,不能俯仰,可能是因为三月阳气兴起,但余寒犹存,人体与之相应造成的。

患上前阴肿痛、小便困难、皮肤肿胀等病,也可能是因为阴邪过盛,厥阴经脉不通造成的。病情严重的人可能会咽干、内热,这是因为三月阴阳相搏,阳热之气沿着厥阴经上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