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天才工程师托马斯瓦特,投奔大夏,並被皇帝陛下破格册封为“工部高级顾问”,赐予官职、豪宅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京城的西洋商人圈子里传开。
紧接著,又通过远航的商船,跨越重洋,传回了欧洲大陆。
这个消息,在欧洲,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开始,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和资本家,都对此嗤之以鼻。
“一个叛国的小技工而已,被东方的野蛮人收买,有什么大不了的”
“东方皇帝不过是想偷窃我们大英帝国的技术罢了!可笑!”
英国议会,更是反应激烈。他们公开下达了通缉令,宣布托马斯瓦特为“叛国者”,凡是在大英帝国及其殖民地內,窝藏或协助他的人,一律以叛国罪论处,直接送上绞刑架。
他们试图用这种高压手段,来恐嚇那些可能心怀异志的工匠和学者。
然而,他们低估了“榜样”的力量,也低估了那个东方帝国,对欧洲底层知识分子的吸引力。
就在瓦特投奔大夏的半年后,龙兴十七年,冬。
一艘悬掛著普鲁士商船旗帜的船只,悄悄地停靠在了大夏天津的港口。
船上,走下来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坚毅,五十岁上下的德国人。他穿著一身不起眼的商人服饰,但那挺拔的站姿,和锐利的眼神,却暴露了他军人的身份。
他,就是海因里希冯克劳塞维茨,前普鲁士军事学院的战术学教授。
海因里希,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一个军事理论家。他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对战爭艺术的研究上。然而,他的许多超前的理论,例如“战爭是政治的延续”、“全民战爭”、“集中优势兵力於决定性地点”等等,在当时保守的普鲁士军界,被视为异端邪说。
他反对普鲁士与英国结盟,共同对抗东方。他认为,在不了解对手的情况下,贸然与一个能轻易击败沙俄帝国的庞然大物开战,是极其愚蠢的。
为此,他遭到了军方高层的排挤和打压,最终被剥夺了教职,鬱鬱寡欢。
就在他人生最灰暗的时候,他听到了关於大夏,关於那位“传奇帝王”的传说。一个尊重知识,甚至亲自研究军事和科技的皇帝,对他產生了致命的吸引力。
於是,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在普鲁士的一切,带著自己尚未完成的著作《战爭论》的手稿,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程。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艘来自新大陆——美利坚的商船,也抵达了广州。
一个满脸络腮鬍,眼神中充满了愤世嫉俗的年轻人,走下了舷梯。
他的名字,叫马克吐温。当然,这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他的真名叫塞繆尔克莱门斯。
他是一名记者,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亲眼目睹了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大陆上,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屠杀和压迫。他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下了一篇篇报导,揭露这些血淋淋的真相。
结果,可想而知。
他的报社,被英国殖民政府查封。他本人,则被以“煽动叛乱”的罪名,驱逐出境。
无处可去的他,听一个去过东方的水手说,遥远的大夏帝国,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那里的皇帝,鼓励言论,开办报纸,似乎是一个真正开明的君主。
抱著试一试的心態,他登上了前往东方的船。他想亲眼看看,这个被欧洲人称为“东方怪物”的帝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海因里希和马克,只是一个缩影。
在他们之后,陆陆续续,又有数十名来自欧洲各国的学者、工程师、医生、艺术家,通过各种隱秘的渠道,千辛万苦,来到了大夏。
他们之中,有因发表“日心说”而被教会迫害的义大利天文学家;有因进行人体解剖实验而被斥为“瀆神者”的法兰西医生;还有因画作风格过於“写实”,不被贵族老爷们喜欢而穷困潦倒的荷兰画家……
他们都是在旧欧洲的体制下,被排挤、被埋没、被视为异类的“失败者”。
但他们每一个人的怀中,都揣著足以让世界为之改变的才华与知识。
大夏京城,天算司衙门。
指挥使张金宝,將一份厚厚的名单,呈递到了陈平川的面前。
“陛下,这是近半年来,所有从西洋投奔而来,经过我们天算司初步甄別、核实身份的特殊人才名单。”
陈平川接过名单,仔细地翻阅著。
每看到一个名字,他都会在脑海中,与自己后世的知识,进行比对。
海因里希冯克劳塞维茨……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西方兵圣!《战爭论》的作者!虽然这个世界的时间线,因为自己的出现,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这个人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马克吐温……虽然年轻了一些,但看他的经歷,那股子愤世嫉俗的劲头,没错,就是他!这傢伙的笔,可是比刀子还厉害!用好了,就是帝国最锋利的“喉舌”!
还有这个法兰西医生,他的名字叫勒內拉埃奈克……听诊器的发明者!
这个义大利天文学家,叫朱塞普皮亚齐……第一颗小行星的发现者!
……
陈平川越看,脸上的笑容就越盛。
捡到宝了!
朕真是捡到宝了!
他之前只是想“筑巢引凤”,没想到,竟然引来了这么一大群,在各自领域,都堪称“开山鼻祖”的凤凰!
这简直就是一份来自西方的“人才大礼包”!
“好!好啊!”陈平川兴奋地一拍桌子,“金宝,你干得不错!天算司的爱卿们,也辛苦了!”
“为陛下分忧,是臣等的本分。”张金宝躬身道。
“这些人,现在都安置在何处”陈平川问道。
“回陛下,按照您的吩咐,都暂时安置在鸿臚寺的別院,好生招待,但並未让他们与外界过多接触。”
“嗯,做得对。”陈平川点了点头,在御案前来回踱步,脑中飞速地思考著。
这些人,都是宝贝,是帝国未来科技、文化、军事发展的宝贵財富。如何使用他们,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大夏效力,是一个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
直接给官职不行。这会引起朝中那些守旧大臣的强烈反弹。
一个瓦特,已经让他们嘰嘰歪歪了半天,现在一下子来几十个,非得炸了锅不可。
直接送去格物院或者理工学院也不行。他们初来乍到,对大夏还不了解,心中难免还有疑虑和戒备。
必须先让他们,感受到大夏的诚意和尊重,让他们彻底放下心防。
“这样……”陈平川停下脚步,心中有了主意。
“传朕旨意。”
“第一,以朕的私人名义,在西山皇家园林,举办一场『西学研討会』。邀请所有新来的西洋贤者,以及我大夏皇家理工学院的教授、格物院的院士们,共同参加。”
“第二,让马克吐温,作为此次研討会的『特邀记者』,全程记录。告诉他,他可以自由地,与任何人交谈,可以写下他看到的、听到的一切。朕,不审稿。”
“第三,让海因里希,单独来见朕。朕,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跟他谈。”
一道道旨意,迅速地传达了下去。
一场即將震动整个大夏,乃至整个世界的“东西方学术交流”盛会,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而马克吐温,在接到那份“不审稿”的特许时,整个人都惊呆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帝王,竟然允许一个记者,自由地报导他举办的活动,而没有任何限制
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突然感觉到,自己手中的这支笔,从未如此沉重过。
他意识到,自己即將见证的,可能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而海因里希,在接到皇帝单独召见的命令时,心中也是充满了疑惑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