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江南才女,石破天惊(2 / 2)

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从她的心底,喷涌而出。

她抬起头,迎著皇帝的目光,挺直了脊樑,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声回答:

“臣女,苏晓,领旨!”

……

任命一个少女为国之重器的总设计师,陈平川的这个决定,在朝堂上,自然又免不了一番口水官司。

但这一次,陈平川连解释都懒得解释了。

他直接將苏晓设计的冷凝器,带来的那份性能提升百分之三十的测试报告,甩在了朝堂上。

“谁不服,谁去给朕再提升三成。做不到,就给朕闭嘴!”

简单,粗暴,有效。

面对著实打实的技术数据,所有的反对声音,都成了苍白的囈语。

京城到山海关的铁路项目,在皇帝的强力推动下,正式上马。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

工部负责勘探、设计线路,铺设路基。户部负责拨款,徵调民夫。格物院则负责炼製铁轨,和最重要的机车製造。

整个大夏帝国,这部庞大的战爭机器,在短暂的停歇后,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但这一次,它的目標,不再是开疆拓土,而是征服自然。

苏晓,这位年轻的总设计师,承受著外人难以想像的压力。

她带领著一个由格物院院士、学院老师和优秀学生组成的团队,一头扎进了蒸汽机车的研发之中。

他们没有经验,没有参考,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机车需要多大的锅炉,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

车轮和铁轨,该如何设计,才能保证高速行驶下的稳定与安全

传动装置,用连杆还是齿轮

一个个难题,摆在面前。

团队里,不乏资歷深厚的老工匠,他们习惯於按部就班,凭经验做事,对於苏晓那些基於理论计算的,天马行空的设计,总是抱著怀疑的態度。

爭吵,几乎是每天的家常便饭。

“总设计师,您这个设计,把锅炉做得这么大,重心太高,跑起来肯定要翻车!”

“总设计师,您非要在车轮上加一圈凸缘,这不是多此一举吗铁轨是平的,车轮也是平的,怎么会掉下去”

面对质疑,苏晓没有用自己“总设计师”的身份去压人。

她选择用数据和实验说话。

她带著团队,不眠不休地计算,画图,製造出一个个等比例缩小的模型。

在实验室里,她向所有人证明了,重心问题,可以通过配重来解决。而那个看似多此一举的“凸缘”,恰恰是保证火车不会脱轨的关键所在。

一次又一次,当那些老师傅们,亲眼看到模型,完美地验证了苏晓的理论时,他们的眼神,从怀疑,变成了惊讶,最后,变成了心悦诚服。

这个小姑娘,脑子里装的东西,是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的。

渐渐地,再也没有人质疑她的权威。整个团队,拧成了一股绳。

半年后。

龙兴十一年,秋。

京城西郊的皇家试验场上,人山人海。

文武百官,藩国使节,学院师生,还有闻讯赶来的京城百姓,將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在他们面前,一条长达十里的试验铁轨,在阳光下,闪烁著冰冷的光泽。

铁轨上,静静地趴著一个所有人都从未见过的钢铁巨兽。

它有一个漆黑的,巨大的锅炉,一个高耸的烟囱,还有几对闪闪发亮的巨大铁轮。在它的身后,还拖著三节同样由钢铁打造的车厢。

这,就是苏晓和她的团队,耗费了半年心血,打造出的大夏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兴一號”。

苏晓穿著一身乾净利落的工装,亲自登上驾驶室,开始进行最后的检查。

陈平川带著皇后和几位贵妃,也登上了第一节专门为皇室打造的,装饰豪华的车厢。

“陛下,这东西……真的能跑起来吗”张静姝看著窗外那两条细细的铁轨,心里有些发怵。

“爱妃放心。”陈平川气定神閒地端起茶杯,“朕的首席设计师,可是个天才。”

隨著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响起,巨大的车轮,在蒸汽的推动下,开始缓缓转动。

“动了!动了!”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呼。

钢铁巨兽,开始在铁轨上,缓慢地加速。

十里,二十里,三十里……

速度越来越快,车窗外的景物,飞速地向后退去。车厢內,却异常平稳,只有车轮与铁轨接触,发出的“哐当哐当”声,富有节奏地响著。

最终,龙兴一號的最高时速,稳定在了六十里每小时。

这个速度,在陈平川看来,慢得可怜,还不如前世的绿皮火车。

但在其他人眼中,这简直就是神跡!

日行千里,不再是传说!

当龙兴一號,顺利地跑完一个来回,稳稳地停在站台上时,整个试验场,彻底沸腾了。

人们欢呼著,雀跃著,为这个伟大奇蹟的诞生,献上最热烈的掌声。

苏晓从驾驶室里走下来,一张小脸,被煤灰熏得黑一块白一块,但她的眼睛,却亮得惊人。

她成功了。

她没有辜负陛下的信任。

陈平川走下车厢,亲自为她掸去肩上的灰尘,温和地说道:“苏晓,你做得很好。朕,以你为荣。”

苏晓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京山铁路的试车成功,標誌著大夏,正式迈入了铁路时代。

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从京城到山海关,若靠骑兵急行军,需要三天。而有了火车,运送一个师的兵力,连同他们的武器装备、粮草弹药,只需要半天时间。

帝国的统治力,將隨著铁轨的延伸,深入到每一个角落。

就在大夏举国欢庆之际,一份来自天算司的密报,再次送到了陈平川的御案上。

情报显示,在遥远的欧洲,英国人也刚刚贯通了他们第一条,从伦敦到利物浦的蒸汽铁路。但他们的机车,时速最高,不过三十里,运力也只有龙兴一號的三分之一。

德国的克虏伯工厂,量產了一种新式的钢製火炮,据说威力巨大。

而美利坚,则研发出了一种可以连发六次的“轮转手枪”。

陈平川看著情报,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这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拿起硃笔,在奏章上,批下几个字。

“阅。不足为虑。”

他放下笔,走到巨大的沙盘前,目光,从陆地,移向了广袤的海洋,最后,又望向了天空。

他叫来侍从:“传吴墨。”

很快,吴墨便赶到了养心殿。

“陛下。”

“吴墨,铁路的事情,已经走上了正轨。”陈平川指著沙盘,沉声说道,“陆地,已经是我们的了。现在,朕要天空。”

“朕问你,格物院的『飞艇』项目,进行得怎么样了”

吴墨神色一凛,回答道:“回陛下,基础的理论研究已经完成。我们用氢气,成功地让一个巨大的布囊,飞上了天空。但……但动力和转向问题,还没有解决。”

“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陈平川的语气严肃,“朕再给你一年时间。一年之后,朕要看到一支,可以载人,可以控制方向,可以跨越山川河流的,飞艇部队!”

“陆地上的优势,终究是有限的。只有掌控了天空,我们,才算是真正地,立於不败之地!”

吴墨的心,猛地一跳。

他看著皇帝那深邃的眼眸,仿佛看到了一幅,巨龙在云层之上,俯瞰眾生的画面。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