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为了三千块,大明我疯狂死谏! > 第101章 最终老朱妥协,正陈洛之名,恶靖江王之名。

第101章 最终老朱妥协,正陈洛之名,恶靖江王之名。(1 / 2)

但在朱元璋走之前,奉天殿内的死寂是持续了仿佛一个世纪那般漫长。

他又突然转回来了,既然都走到这一步了,老朱死死和起身的陈洛第四马甲对视。

片刻后,他居然慢慢走回来了,在空气凝固,百官都不敢言语之时。

他其实很清楚了——株连陈氏,从情感上、从政治威慑上,他做得出,也必然能做。

但陈洛将这他说的家风不正的逻辑,已经被硬生生套回了他朱家自己身上,套在了靖江王朱守谦的案子上。

这已不是简单的顶撞,这是将了他一军,是逼着他在文武百官面前,要么承认自己因怒滥刑,要么就得准备对自己老朱家的子孙也举起屠刀。

否则,他朱元璋,这个口口声声在建国初期讲法行天下的皇帝,就将成为一个天大的笑话,一个被自己制定规则却根本不遵守的昏君。

史笔如铁啊,他比谁都清楚,今日之事,若处理不当,必将成为他洪武一朝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

所以。

“好……真是好一个陈家人!”

朱元璋是艰难的说出这句话,语气其实真有一点佩服了。

“抬棺死谏?千古都没人去真做,你今天做了……你还拿着咱的《大诰》来将咱的军?好好好啊!”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下方那些噤若寒蝉的百官,最终,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对身旁侍立的翰林学士兼史官吩咐道:

“史官!给咱记!”

翰林学士史官吓得一哆嗦,毛笔差点脱手,连忙俯身蘸墨,纸卷铺开。

“前给事中陈灼——”朱元璋开口,说的极为费劲,可却说了,“其于凤阳任上,虽有擅权逼死宗室之大过!”

老朱顿了顿,几乎能听到自己后槽牙摩擦的声音,但目光扫过那口棺材和殿下那张混不吝的陈家人脸,一股巨大荒谬憋屈感压下了他沸腾的杀意。

他深吸一口气,几乎是吼出了下一句:“然!其清查田亩,惩办贪腐,退还民田,雷厉风行,于凤阳百姓,实有微末之功!此……功过不相掩也!”

殿内落针可闻,只有史官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记录下这堪称洪武朝最打皇帝脸的一句公道话。

朱元璋都感觉脸颊火辣辣的,仿佛自己亲手抽了自己一耳光。

他死死盯着陈洛,继续从牙缝里挤字:“至于靖江王朱守谦……”

这个名字让他心口一揪,那是他大哥的孙子啊。

可他已经被逼到这份上了,这东西也得客观记载。

那么——

他顿了顿,继续道,语气更加冰冷:

“其前在桂林封地,确有其行止不端、苛待百姓之举,以致民怨沸腾,罪证……属实!朕念及宗室,未忍极刑,圈禁凤阳以期悔悟,然其终未能改,此……亦乃事实。”

这是将靖江王的恶行彻底公示,等于为陈洛上一个马甲在桂林的举动,以及眼前这个陈洛质疑家风的逻辑,提供了部分依据。

虽然依旧强调是“圈禁以期悔悟”,但“行止不端、苛待百姓、罪证属实”这几个词,已经是对朱守谦的彻底定下了官方的负面定性。

“然!”

朱元璋猛地拔高音量,试图挽回最后的尊严!

“功是功,过是过!陈洛逼死宗室,蔑视国法,其罪当诛!朕念其或有微功,且陈家世代……哼,念其族中亦有忠良,姑且算作忠良之后。”

“特开天恩以特旨,江南陈氏一族,一百三十七口,免死,朕念……念的是《大诰》初行之念。”

他目光看向陈洛,几乎是绞尽脑汁才挤出了接下来的这几个理由,然后给出了最终的惩罚:

“着:革去陈洛(眼前第四马甲)一切功名官职,永不叙用!罚没其南京宅邸及浮财,充入国库!”

“陈洛本人,并其江南陈氏其本支一族,月余后遣返原籍!交由地方官严加管束,非诏不得离乡!其余远支宗亲则不予追究!”

这惩罚,轻得几乎像是挠痒痒。

陈洛赢了。

老朱的安排,第四马甲革职永不叙用?

可陈洛本来就是个为了赚系统钱的家伙,这个马甲号废了,那大不了换个马甲,这惩罚不痛不痒。

罚没南京宅邸和浮财?

他马甲一族在京城本来就没啥产业(马甲特性),浮财更是身外之物,系统奖励才是大头。

至于远支不究,好啊,老朱为了明君的称谓,干脆彻底避免了株连……

这与其说是惩罚,不如说是朱元璋在《大诰》和棺材的压力下,被迫做出极其憋屈的妥协和姿态——朕罚了,但罚得很轻,主要就是给天下人看看朕的“宽容”和“遵守自己定的规矩”,绝不是因为怕了你那口棺材!

也客观的让史官奋笔疾书,将这番充满矛盾、憋屈却又不得不为之的客观评价记录在案。

这将成为官方史书对陈洛和靖江王事件的最终定调——一个有功有过的狂臣,一个确有恶行的宗室。

因此最终。

“退朝!”

朱元璋几乎是咆哮着说出这两个字,然后猛地起身,看也不看殿下的陈洛和那口刺眼的棺材,拂袖而去,这次是真正的离去了。

……

乾清宫内,朱元璋刚回来就愤怒的不行,暴躁地来回踱步。

御案上的奏章被他扫落一地,杯盏碎裂的声音再次不绝于耳。

“逆臣!狂徒!该死!统统该死!”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他低吼着,声音嘶哑,“朕……朕竟然……竟然只能罚他这陈家一支的命运,其他人无罪?朕还得在史书中夸他两句?啊!朕这皇帝当得……窝囊!憋屈!!”

他想起自己刚才在金殿上那番话,简直像是被人拿着刀逼着说出来的!

给陈洛记功?

承认自家侄孙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