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势不可挡!(1 / 2)

十一月初五,陈洛在龙山县举办了誓师大会。

大会结束后,明军六个师分别开拔,开始执行军事接管任务。

云樾府下辖七个县。

目前龙山县已经在陈洛掌控之中。

剩下的便只有金曜县、百泉县、玲珑县、虎嘉县、银山县以及野马县。

六个师恰好各自负责一个县。

当然陈洛也没忘留人看家。

第一、二、三、四师,都各留了一个团的兵力,继续驻守龙山县。

陈洛的行动策略简单直接。

首先是大军开道,武力震慑。

接着便是铁腕清算。

这套流程陈洛在龙山县已经使用过很多次了,明军内部对此都很熟悉。

每接管一个县,明军都会对当地权贵势力进行审查。

但凡是欺压百姓,作恶多端的富户,都会遭到公审清算。

清算之后,便是秩序重建。

来自龙山县培训合格的村正、村教谕、村尉三人小组迅速入驻,建立村部。

接着组织村民选举村长、组长。

重新丈量分配土地,发放农具种子,恢复生产。

县城则是立刻任命能力与忠诚经过考验的行政总督。

财务、工程、人事、教育、警事、卫生、政工、督察八科的科员迅速到位。

锦衣卫的百户所也随之建立,监控着地方的一举一动。

在这套高效而强力的组合拳下,云樾府下辖的银山县、虎嘉县、野马县等地,几乎是以风卷残云之势被迅速接收、消化。

反抗不是没有。

但在组织严密、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明军面前。

零星的地方武装反抗,如同螳臂当车,瞬间便被碾碎。

不过当兵锋推进到与金曜县相邻的百泉县和玲珑县时,明军遭遇的阻力骤然增大。

原因无他,金曜县乃是云樾府的附廓县,即云樾府知府衙门的所在地。

此县是云樾府第一大县,也是整个云樾府的政治、经济核心。

而百泉与玲珑两县,在地理上呈犄角之势拱卫着金曜县,堪称其卫星城。

城内聚集了大量依靠府城生存和发展的权贵、富户、以及依附于他们的其他地方势力。

可以说整个云樾府的既得利益集团,几乎都盘踞在这三县之地。

而他们的核心人物,正是云樾府的知府,同时也是云樾戚氏主家的家主——戚泰然。

戚泰然与被陈洛灭门的龙山县戚家乃是同宗。

龙山县戚家被灭,导致戚氏一族丢失了对龙山县的掌控权。

所以戚氏一族早就对陈洛恨之入骨,并充满了警惕。

戚泰然深知,一旦陈洛掌权,他们戚氏必将被清算。

届时财富、土地、权力乃至性命都难保。

因此,早在陈洛崛起于龙山县时,戚泰然就开始未雨绸缪。

他利用知府的权威,和戚氏在云樾府盘根错节的影响力,极力渲染陈洛“屠戮士绅、分田均产”的“暴行”。

将陈洛塑造成一个破坏纲常、毁灭秩序的匪寇。

他成功地说服了百泉县、玲珑县,乃至金曜县的大部分权贵富户。

共同组成联盟,一致对付陈洛。

原本他们是准备主动发兵攻打龙山县的。

结果黔龙府难民涌入,导致他们发兵计划不得不暂缓。

戚泰然做梦都没想到,就这么一点时间,陈洛竟然已经有了如此实力。

负责攻打百泉县和玲珑县的,是新编第五师与第六师。

这两个师的战斗力,自然无法与其他四个师相比。

但他们战斗意志十分惊人。

毕竟两个师的士兵,之前都是走投无路的难民。

是明军给了他们一条活路。

还让他们吃饱穿暖,拿丰厚兵饷,可以养妻活儿,甚至孩子还能免费读书识字。

对于明军,对于军主大人,这些士兵都是感恩戴德,恨不得为其效死。

此外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

明军提拔将领,完全不看出身,资历也作参考。

若是能建立功勋,随时都有可能获得提拔。

即便军中官职有限,无法立刻得到晋升。

至少军衔也能得到提升,从而待遇得到了大幅提升。

所以这新编两个师的士兵,攻城时简直悍不畏死。

这搞得段阳和洪天九这两个师长都有些怕了。

两个师刚刚成立,一打大仗就出现大量减员,这让他俩的脸往哪儿搁?

所以他们不得不暂缓进攻。

而这一暂缓,倒是让戚泰然他们这个联盟里的人认为,明军是力有不逮。

于是联盟中有人提出,趁这个机会派人去跟陈洛接触,双方先谈一谈。

这个提议遭到了戚泰然的严厉反对。

“诸位!那陈洛小儿乃虎狼之徒!

龙山县戚家之下场,便是吾等前车之鉴!

若让其入主云樾,吾等家产不保,性命堪忧!

唯有团结一心,据城死守,方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