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扇变形气密门后的金属刮擦声,如同冰冷的指甲划过每个人的神经。林黛瞬间后退,握紧了手中的“遗民之钥”,淡金色的光芒在昏暗的走廊里流转,驱散了些许寒意。程皓几乎在听到声音的同时就带着两名队员冲了过来,武器齐刷刷对准了那扇门。
“什么情况?”程皓压低声音,眼神锐利。
“里面有东西。”林黛指了指门,“声音是从后面传来的。”
一名“流浪者”队员尝试用切割器切开门的边缘,火花四溅中,那刮擦声变得更加急促、尖锐,仿佛门后的东西被激怒了。就在气氛紧张到极点时,傅深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一丝干扰的杂音:“主控室……初步恢复……站内生命探测系统未发现……除了我们……任何生命信号……”
没有生命信号?那这声音……
程皓眉头紧锁,示意停止切割。他上前,用枪托重重敲击了一下变形的门板。
“咚!”
敲击声在空旷的走廊回荡。门后的刮擦声戛然而止。
死一般的寂静重新降临。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幻觉。
“可能是……某种机械故障?或者结构应力?”傅深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不确定性,“这里的干扰太强,探测结果未必完全准确。我建议暂时封锁这片区域,优先恢复基地基本功能。”
这个提议得到了采纳。程皓下令用重型焊枪临时封死了那扇门,并设置了移动感应器警戒。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让这个死寂的“深渊守望站”重新活过来,成为可靠的据点。
接下来的几天,所有人都投入了高强度的工作。程皓和他带来的“守夜人”骨干展现了惊人的效率,他们清理出居住区、武器库和关键的防御节点,修复了内部气压和基础维生系统,并在空间站外围布设了隐蔽的感应器和自动防御炮塔。
傅深则几乎住在了主控室。他带领技术团队,一点点梳理着这个古老观测站混乱的代码和瘫痪的系统。干扰源最终被定位并隔离——那是早期实验性超空间通讯阵列的一个失控核心,它持续散发着杂乱的信号,完美地掩盖了空间站的存在。傅深没有关闭它,而是巧妙地将其改造为一个被动的“隐形护盾”,任何外部探测信号都会被这层天然干扰所扭曲、吸收。
林黛则利用“遗民之钥”,尝试与空间站可能存在的底层系统共鸣。她发现,这座守望站建造时,确实使用了一些来自先驱者文明的次级技术材料。密钥虽然无法像在正统遗迹中那样获得高级权限,却能小幅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并让她隐隐感知到空间站整体的“健康”状态。她确认,除了那片被封锁的区域传来令人不安的“冰冷”和“滞涩”感外,空间站主体结构是稳定且安全的。
基地,初具雏形。
在基地基本运转稳定后,程皓将自己锁在刚刚修复的加密通讯室内。他深吸一口气,连接上傅深利用修复的设备搭建的、功率强大的定向通讯阵列。他调整到一个极其隐秘、只有最核心的“守夜人”成员才知道的应急频率。
他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用他那特有的、带着金属质感和不容置疑力量的嗓音,发出了一段简短的、重复了三遍的加密信息:
“这里是‘夜鹰’。巢穴已备好,方位[深渊守望站坐标]。还能飞的,还能打的,回家。”
信息发送完毕。程皓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他不知道这条信息能穿透多远的战火,能抵达多少旧部的接收器。他只知道,这是他必须履行的职责,也是“星火同盟”急需的、真正的军事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