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好圣孙
武安当初刚入长安的时候,为了能在先帝眼里有一席之地,他直接杀了当时还是宰相的郝处俊和薛震。
这种暴行瞬间震动整个朝廷,却让武安得到了皇权的看重和庇护。
武安一开始信奉有失必有得,自己虽然失去了名声,但得到的是权力,大家公平交易很正常。
直到他明確意识到自己如果再这样干下去,自己永远都只是贵人们手里的棋子,自己也永远跳脱不出棋子的范畴。
“听说萧嗣业当年跟隨前隋的萧太后一同入突厥,然后又在贞观九年归国,被朝廷授予率领归化突厥部眾的重任。”
除此之外,萧嗣业和其他大唐將门的晋升过程倒也没有太多差別,而且因为本身是改善態度较好的前朝贵族,他晋升的速度自然也更快。
“不过毕竟是前朝的贵,就算嘴上不说,也多少会掛念著。”
武安把案卷放回书架上,回头看著赵国公长孙元翼,意味深长道:
“一个是前朝投降贵人,一个是本朝开国元勛,投降的贵人现在又想造反,只是不知道.......开国功臣之后,是否还能安国。“
长孙元翼心神一震,立刻后退一步,对他躬身施礼。
“下官从不敢因为曾祖之事怀怨。”
武安呵呵一笑:“没怨言,那就是有怨气了”
“呃..
武安不在意的摆摆手,抓著长孙元翼的肩膀把他拉起来,淡淡道:“本王心里的怨气比你还大,但本王要告诉你,不要以为世上有以德报怨的圣人,也不要把自己当圣人,等你能报仇的时候,痛痛快快报仇便是了。“
“下官..末將誓死追隨王!”
长孙元翼看著面前青年的笑脸,忽然犹豫道:“末將斗胆,想问.....
9
“什么”
“王你是不是.是不是那个”
“哪个””末將不敢问了。“
“本王准你问一次。”
长孙元翼定了定神,终於认真问道:“大王...:..可是先帝血脉”
迎著对方的目光,武安脸上出现一分萧索两分怨恨几分释然的表情,他侧首看向天边那一轮正在东升的红日,徐徐道:
“是与否,很重要么反正....我们都在努的活著。”
“大王!”
长孙元翼一下子急了,脱口而出:“在末將眼里,如若大王不是太宗皇帝的子孙,那还有谁配说自己是!“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凉国公,你说他真是太宗皇帝的孙子么”
军帐內,送走了宋璟的萧嗣业心事重重,他低头喝著茶,脸色难明。
坐在萧嗣业对面的男人名叫契苾明,其父是贞观年间归降的凉国公契苾何力,为將驍勇,战功赫赫。
等他去世后,其子契苾明继承了爵位,但也同样立有军功。
当年李敬玄率军出征,凉国公契苾明同样跟隨在其帐下,颇有战果。
最后,隨著一连串大捷和胜利,契苾明最终被调动到安西都护府,专门负责监察西突厥。
听到萧嗣业的问话,契苾明能听出里面的忧虑,却还是微微摇头:
“难说。”
“我与你父亲都是归降大唐之人,萧嗣业嘆息道:
“我本想报效太宗皇帝和先帝之恩,没想到却弄成今日这般丑態,外头的人都说天后已经害死了陛下、相王和裴公,我只是想来求证,不是要做什么坏事啊。”
契苾明闻言低头微微冷笑,只是萧嗣业自顾自说话没看到,顾左右而言他:
“我在想,我也不是因为几个流言蜚语就害怕的人,只是怕伤到太宗皇帝的血脉。
如若能坐下来好好谈,不用动兵,那便是最好的了。”
契苾明抬起头,疑惑道:“事已至此,將军莫不是要和解”
“是啊,我想著能和解最好。”
契苾明:
e
他刚想说点什么,外头帐帘掀起,一名校尉走进来,道:
“长安城外急报,城外的府兵屯营,有人高声称反。”
来了!
萧嗣业握著茶杯的手一紧,他先前就通过密报和天后达成了交易,知道大部分计划,按照原计划来说,这些府兵就是配合自己闹动静的。
屯营毕竟人多眼杂,调动又频繁,南衙十六卫的府兵尚且如此,外折衝府的府兵就更不用说了。
这是让萧嗣业立刻动兵的信號,但他却犹豫了好久。
这时候,外头再度有一名校尉小跑进来,对萧嗣业躬身施礼后,道:
“將军,长安城的城门开了,有...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