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上手那不得乱了套了?”姬大公主说着绷不住咧出一口白牙,少顷又思索着补充了一样猜测,“当然,除了她参加童试时的年纪尚小,也不排除她是在南康府本地另有什么门路。”
“不过考虑到童试里最后一场的院试是由各行省的学政主持举办……我还是更倾向于即便她真有什么特殊的背景门路,也是在样貌、身形上与绝大多数同龄男子产生本质上的差异之前——即,她应该是在十二岁,甚至十岁之前就完成了童试,并顺利成为了‘童生’。”
“至于,她在得了‘秀才’的名号之后,为什么没有赶在能被人分出男女之前,立马参加乡试。”姬明昭眉心微蹙,“这可能是因为她觉着自己当前的学识还不够渊博,直接参加乡试极有可能落榜;或是她家中原本支持她去参加科考的人不在支持她了,她出不了家门,或是攒不出足够她报名参考的盘缠和请先生的束脩。”
“自然……以上种种都只是我们的片面猜测,具体是个什么情况,肯定还是她郭倦舟本人才最为清楚。”
“嚯!她这若真是在十二乃至十岁前就完成的童试,那可真是足够猛的!”顺着她那思路认真想过一番的萧怀瑜咂着嘴大呼小叫,“十二岁的秀才……这郭渡怕不是个神童吧?”
“那九江知府既敢开口说她有‘解元之才’,想来,这郭倦舟就算是真被人称一句‘神童’也不为过。”姬大公主不假思索,“何况,‘十来岁的秀才’,这名头听着稍稍唬人一些,从前倒也并非没出现过先例。”
——且不说大唐宣宗李忱时期的莫宣卿就真是个十二岁的秀才……战国时的甘罗,在十二岁时都已拜了上卿呢!
“再说,萧怀瑜。”姬明昭看着那册被人捏在手中的奏章,瞳中不经意映上了三分的笑,“你不觉着……南康郭渡一案,对我们而言,是个很好的机会吗?”
萧珩循声脑内霎时纵过一线灵光:“殿下……是想将这百年难得一见的女秀才想法子保下来,再收为己用?”
——倘若那郭渡果真是有“解元之才”,那还真是个值得他们去费些心思拉拢并收用的人才……且因她如今已然被九江知府下令押入了大牢,回头有着这么一层“救她小命、助她出狱”的恩情在,这姑娘对他们家殿下的忠心程度,怕也不会逊于追月等人。
——稳妥,靠谱,还好用!
想通了这一点的萧怀瑜来了精神,当即狗狗祟祟地伸手揽上了姬大公主的腰肢:“好想法啊……殿下。”
“怎么样,您有什么能用得上微臣的地方吗?或是臣着人替您速速跑一趟九江,让那九江知府注意些,别苛待了这位郭姑娘?”
“那倒不必,没看那知府在折子里说了吗?他怕伤了郭渡这位解元之才,都没敢对她乱用刑罚——我猜他本身也不会多苛待于她。”舒舒服服给自己背脊又找了个好“垫子”的姬明昭扬眉轻笑,“但有一点,萧怀瑜。”
“本宫方才所说的那个‘机会’,可不单指本宫打算收服了这位郭姑娘。”
萧珩闻声垂眼:“那殿下是打算?”
“本宫是想……”姬大公主慢条斯理,边说边安抚似的抬手摸了摸少年人的面颊——她眸中带着线志在必得的坚定。
“借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替天下的万千女子,在前朝撕开道许她们入仕为官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