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苏瑶就提着水桶往水稻试验田走。
昨天刚移栽的秧苗还精神抖擞地立在水田里,可今天一到田边,她的心就沉了下去——原本挺立的秧苗,此刻全都耷拉着脑袋,嫩绿的叶片卷成了细筒,边缘泛着不正常的焦黄色。
她急忙脱下布鞋,赤脚踩进微凉的水田里。
手指轻轻托起一株蔫软的秧苗,发现根部软弱无力,轻轻一拔,整株秧苗就离开了泥土。根部不但没有生出新根,反而泛着不健康的灰白色。
“老周!二柱子!快来看看!“苏瑶的声音在晨雾中显得格外焦急。
老周第一个赶到田边,烟袋锅子都忘了拿。一看田里的情形,他的脸色顿时变了:“这是咋回事?昨天还好好的!“
二柱子揉着惺忪的睡眼跑过来,看到蔫黄的秧苗,惊得睡意全无:“是不是水浇多了?还是肥料下重了?“
苏瑶蹲在田里,手指捻起一撮泥土,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舌尖尝了尝。“不对,这不是水肥的问题。“她眉头紧锁,“你们尝尝这土,发涩发苦,是返碱了。“
村民们陆续围拢过来,看到田里的惨状,议论纷纷。张婶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秧苗要是活不成,咱们这季的水稻可就全完了!“
“返碱?“老周也抓了把土尝了尝,“还真是。这片田去年种过玉米,冬天没来得及深翻,准是地底的盐碱返上来了。“
苏瑶站起身,环顾四周:“现在不是找原因的时候,得赶紧想办法救秧苗。再耽搁半天,这些秧苗就全完了。“
“去县城买改良剂?“二柱子提议。
苏瑶摇头:“来不及了,而且改良剂太贵,咱们买不起。“
她快步走上田埂,目光扫过田边的草木灰堆——那是前几天清理田地时烧的杂草和秸秆剩下的。突然,她眼睛一亮:“有办法了!老周,你带人去搬草木灰;二柱子,你去挑泉水;张婶,你找几个人把蔫得最厉害的秧苗先扶起来!“
“草木灰能管用?“二柱子半信半疑。
“草木灰是碱性的,正好能中和土壤里的盐碱。“苏瑶一边解释,已经一边动手把草木灰装进簸箕,“快,动作要快!“
老周虽然心里打鼓,但还是立即带着几个壮劳力去搬草木灰。二柱子挑起水桶就往泉眼跑,扁担在肩头吱呀作响。张婶则带着妇女们小心地扶起倒伏的秧苗,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生病的孩子。
苏瑶把第一簸箕草木灰撒进田里,金灰色的灰烬飘落在水面上,慢慢沉入泥土。“不要直接撒在秧苗上,“她叮嘱道,“要均匀地撒在秧苗周围,每株一小把。“
这时,村口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农资站的技术员又来了,他一下车就看见田里忙碌的景象,忍不住摇头:“苏瑶,你们这又是在折腾什么?秧苗都成这样了,还不赶紧去买专业的改良剂?“
苏瑶头也不抬:“我们有土办法。“
“土办法?“技术员嗤笑一声,“草木灰能治返碱?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那你今天就好好看着。“苏瑶继续撒着草木灰,动作稳健。
技术员蹲在田埂上,拿出随身携带的土壤检测仪,插进泥土里。仪器屏幕上显示的数字让他皱起眉头:“pH值82,盐分含量035,这土质确实太差了。“他转头对苏瑶说,“不是我打击你们,这么严重的返碱,不用专业改良剂根本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