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战队惨胜血刃战队的代价远超预期。
医务室内,五人并排躺在治疗舱中,机甲损伤的反馈让他们遍体鳞伤。
黄诗瑶因过度使用“生命八门”而精神透支,至今未醒;
黄家韬的“绝地反击”导致肌肉严重拉伤;
杨诗璐能量过载的反噬让她时不时出现能量紊乱;
丁翼和吴玉梅也各自带伤。
“我们虽然赢了,但这种方式不可持续。”
刘鸣洲站在治疗舱前,面色凝重,“古武者的实力远超我们想象,下一场如果再硬碰硬,恐怕...”
一旁的赵鸿云也满脸担忧。
他的话没说完,但每个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和古武者比杨诗璐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太脆弱了,如果还是这样自残方式取胜,真的会死人的。
三天后,伤势稍有好转的星火战队聚集在战术分析室。全息投影上反复播放着与血刃战队比赛的每一个细节。
“看这里,”丁翼暂停画面,“凌霄的奕剑在第三分十七秒时有个细微的停顿,虽然只有0.3秒,但如果我们能抓住...”
杨诗璐摇头:“0.3秒太短了,普通操作根本来不及反应。”
吴玉梅突然开口:“如果预判呢?他们的古武招式有固定起手式。”
黄诗瑶虚弱但坚定地补充:“古武者的能量流动有特定节奏,如果能提前感知...”
讨论持续了整个下午,但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就在众人陷入沉思时,刘鸣洲部长带着一份加密数据来到分析室。
“这是军方刚刚解密的部分古武能量波动数据,”
刘鸣洲的神色异常严肃,
“属于高度机密,你们必须在指定区域内查阅,不得外传。”
数据导入系统后,全息投影上显示出复杂的能量波动图谱。古武者在操作机甲时,能量在拟态经络中的流动确实有着独特的韵律和节点。
“看这个能量峰值,”丁翼指着图谱上的一个关键点,“每次形态切换前,能量都会在这里汇聚。”
杨诗璐若有所思:“如果我们能预判这个节点,提前做出反应...”
一个新的战术构想开始形成。
接下来的两周,星火战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训练。
针对古武者的特点,他们重点开发了两套全新战术。
第一套是“惊鸿-冲锋”联动bo。由丁翼的奕剑和杨诗璐的荒火为核心,要求两人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能量同步和战术配合。
“能量同步率必须达到90%以上,”训练中,丁翼紧盯着数据屏幕,“现在只有75%,差距太大。”
杨诗璐擦去额角的汗水:“古武者的能量流动太顺畅了,我们总是有延迟。”
赵鸿云站在训练场边观察,突然开口:“试试逆向思维。不要追求完全同步,而是利用时间差,形成连续打击。”
这个建议打开了新的思路。
经过反复尝试,他们终于找到了最佳方案:丁翼的奕剑先发动“惊鸿”第一段吸引注意力,杨诗璐的荒火随后“冲锋”切入,最后奕剑完成“惊鸿”第二段收尾。看似简单的配合,需要精确到毫秒的时机把握。
第二套战术更加激进——吴玉梅的“超远程狙击斩首”。利用翎羽机甲的最大射程,在对方尚未接战时就实施精准打击。
“射程每增加一千米,命中率下降5%,”吴玉梅冷静分析,“如果要在一万五千米外实施斩首,需要全新的弹道计算模型。”
黄诗瑶提出建议:“如果能预判古武者的能量波动,或许可以计算他们的移动轨迹。”
黄家韬补充:“我的天机可以配备增强型侦测装置,为狙击提供数据支持。”
这套战术的开发更加困难。超远程射击需要考虑风速、湿度、能量场干扰等无数因素,更别说要预判古武者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