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2 / 2)

她的字迹干净利落,几行文字:

——第一次走进校园,看见人群,听见喧嚣。有人喊口号,有人抢传单。笑声里,我知道,这是新的开始。——

寥寥数句,却把操场此刻的热闹和心境抓得真切。

学姐当场朗读。

前面两篇读完,台下零零散散鼓掌,更多人低头交头接耳。有人小声说:“太空洞了,全是堆词。”

等到阮时苒那篇,读到第二行,全场就安静下来。那几句简单的话,像把操场眼前的景象照了一遍。

有人低声惊叹:“短,可真有画面。”

有人点头:“一看就是现场感。”

朗读完毕,掌声雷动。

学姐当场宣布:“文学社主笔,阮时苒。”

程薇和冯丽娟脸色铁青。程薇急急嚷:“这太短了,算什么文章!”

冯丽娟也跟着喊:“对,根本没内容!”

学姐冷冷反问:“文章不是比长短,比的是有没有力。你们写得满满一页,谁记得?她的,大家都记住了。”

人群立刻笑起来:“这下脸肿了吧。”

“哈哈,现场比输得明明白白。”

程薇气得手指发抖,硬是说不出一句话。

散场后,不少同学主动来找阮时苒:“以后要出社刊,能不能带带我?”

“你写字真厉害,和考试作文完全不一样。”

阮时苒点头:“大家一起写。”

短发女孩笑眯眯拍她肩膀:“果然还是你镇得住。”

周围人也都带着好奇和钦佩的目光。

操场另一头,程薇和冯丽娟缩在人群里,脸色铁青。

程薇咬牙:“她越淡定,就越让人觉得高高在上。”

冯丽娟眯眼:“别急。文学社只是个小场子,以后大场合,她就撑不住了。”

社团招新过去一周,文学社第一次社刊筹备会在旧报告厅开。

黑板上写着四个字:“第一期选题”。

桌上摞着投稿,封皮上写着姓名与系别。人到齐,学姐点名,最后看向阮时苒:“主笔,开会。”

阮时苒站起:“先说流程,今天定选题与栏目负责人。下周交样张。”

有人窃窃私语:“一来就这么紧。”

短发女孩把话接住:“紧才有劲。”

学姐分发目录草案:卷首、一题一文、人物、校园随笔、诗歌页、来信栏。

每栏写着备选稿名。程薇与冯丽娟坐在中排,目光互换一下。

“卷首稿我来写。”有人举手。

“慢。”阮时苒把粉笔敲了一下,“卷首需要这期的态度。先看稿,再定人。”

她把最厚的一摞拿起:“校园随笔备选十篇,先读三篇。”短发女孩朗读。

第一篇句子满是形容,故事空。第二篇场景堆叠,情绪浮。第三篇写军训晒黑,细节够。大家点头。

抄录组在黑板划勾。

程薇抬手:“我有一篇,主题是‘新生活的方向’,风格成熟。”

她把稿递上去。

冯丽娟紧跟:“我也有一篇,写社团招新,角度新。”

学姐把两篇放到“待审”。阮时苒不表态:“先过一轮。”

诗歌页很快引出争执。有人说要留三首长诗,有人说短诗更利落。冯丽娟开口:“读者喜欢漂亮句子,长诗容易出彩。”

短发女孩摇头:“长了就拖,短诗适合翻页。”

意见拉扯。阮时苒敲黑板:“先看作品。好就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