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晋末芳华 > 第238章 国事私事

第238章 国事私事(2 / 2)

但只有了解后世数千年歷史的王謐才知道,桓温的提议,很有可能是正確的。

因为后世无论是刘裕亦或南宋北伐,还是成功的朱元璋北伐,几次南攻北,都是从江淮徐州一带发起的。

尤其朱元璋灭元,占据建康后,沿著徐州一路北上,先取山东,撤其屏障,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据潼关,据其户槛,然后攻入元大都,席捲云中,九原,关陇,就此平定天下。

这些经验,都是千百年来,用无数人命和教训堆出来的,由於骑兵和工事等军事技术的进步,汉中出关中,已经被诸葛亮证明是不可行了,那不如及早回头,在徐州布局,抢占先机,这便是王謐的计划。

但其他人不知道后世之事,王謐在徐州打得局势紧张,但朝野还真没有多少人以为王謐能成事,毕竟徐州四战之地,打城容易守城难。

而王謐正是利用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为自已贏得发展的宝贵时机,等將来他大势已成的时候,別人反应过来也晚了。

这些年来,朝堂上固然有尸位素餐者,也有真心想做事的有识之士,桓温王彪之皆是如此。

但要说从朝堂之中,选出最和桓温不对付的人的话,王彪之一定能位列前三,所以他的发言也让有些人惊疑不定,难不成王彪之投靠桓温了

王彪之似乎看出了眾人的顾虑,出声道:“臣所贵者,以国事为重,以陛下为先,在这之前,並无任何私仇旧怨。”

“臣確实以为,燕国的威胁,要远远大於我符秦。”

“更不用说去岁其打入关中,占据洛阳,已经和我朝开战,若此时退缩,更增其猖獗之志。”

“从这点上,我赞同武冈侯之见,必须要让其知道厉害,不然其只会得寸进尺。”

连王彪之都这么说,朝堂上更无人站出来反对,毕竟王彪之都能放下旧怨,何况其他人

谢安出声道:“尚书僕射言之有理。”

眾人皆望向司马奕,都以为此事大局已定时,司马奕出声道:“此事容朕考虑几日。””

王謐看到,王彪之的眼神黯淡下去,心道不太对,里面还有些內情啊。

结果还真有人忍不住跳出来了。

陶范出声道:“臣听闻武冈侯俘虏的慕容永,乃是燕国皇族,陛下將其收为內侍,是想要藉此和燕国交好吗”

司马弈没想到有人当庭质问自己,一时间猝不及防,面现怒容,“朕收个內侍,何须向你解释”

“慕容永诚心投靠我朝,和燕国划清关係,和国事何干”

陶范也没有想到司马奕反应这么大,只得低头退了下去。

王謐见了,心道还真有问题啊,你司马奕前句还说不解释,后一句就解释了,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场上一时间陷入难看的沉寂,司马奕面色难看,胸膛起伏不已,过了好一会才平復下来,他豁然站起,“退朝!”

內侍扶著他,往堂后走去,王謐因为躺在椅子上,所以看得很清楚,司马奕的步態,仍然是有些购。

王謐知道了司马奕卖沟子的底细后,自然猜出是怎么回事,心中嘲弄的恶意翻涌,心道这也算另外一种纵慾过度吧。

他眼光转向王彪之,发现对方竟然也在盯著司马奕的脚步,心中一动,难不成王彪之也猜出了什么,才出言试探

王謐心道这就很有意思了,王彪之为官四十年,和桓温作对都能安然无事,其行事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要只是內廷之事,並不值得王彪在大庭广眾之下给司马奕难堪,王謐心中浮现出一个猜测,难道是那慕容永影响到了朝堂决策

王謐越想越有可能,心也慢慢沉了下来。

若真是如此,那慕容永已被司马奕收为男宠了,怕是不知道吹了什么枕边风,让司马奕无法下定决心对燕国採取强硬態度。

要真是这样.......王謐胸中怒气渐起,亏自己以为司马奕虽然搞基,但国家大事还是能分得清的,但这样一看,也实在太不堪了,就这也想和桓温爭锋,拿什么爭

王謐心中鬱闷,正常人和基佬,註定是无法互相理解的,也许在司马奕的角度,处置慕容永,攻打燕国,等於是王謐这边,亲手杀死张彤云,屠灭张氏全族的做法

想到这里,王謐不禁摇了摇头,以不正常人的角度看问题,实在太过荒谬,还是做个正常人好啊。

不过这次自己入朝,只能算目的达成了一半,声势是做出来了,偏偏卡在最后一步,当下也只能静观几日,看看事態如何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