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洛克菲勒的贪婪
随着宾利集团的疯狂,资产重组的时间在提速,没有等宾利集团平稳下来,没有等声音的消失,医药集团也动了起来,让人看到了约翰的疯狂,让人感受到他的决心,很快除了米国自身的医药公司,其他的都被拆分出去,就在众人以为这已经是极限的时候,夏尔制药收购了伊兰公司,而背后财力的支持者竟然是重组之后爱尔兰银行!
这还不是一切的结束,零售也在发狂,英伦的阿斯达收购了麦德龙,而这一次背后支持者是飓风投资,谁也没有想到飓风投资隐藏的这么深,当收购完成的那一刻起,大家方才发现,麦德龙早就被飓风投资盯上了,而且在不断地收购着麦德龙的股票,直到这最后一刻的爆发,才让人发现约翰的手段有多可怕,这可不是一点时间,这跨越了十几年的时间,仅仅只是这份耐心,这份坚持,就让人感到恐怖!如果说这样收购再与之前宾利集团的收购连在一起,这是何等的疯狂,何等的可怕。
是什么能让收购如此顺利地完成,能够得到同意,这其中涉及的利益也好,其他问题也罢都不在少数,可是在短短的时间里这一切都已经完成了,原因在哪里?这让很多人都好奇,都想弄清楚,只是当他们了解的那一刻都沉默了!
是什么?是网络公司的布局,约翰放弃了米国的那些网络公司,转而在欧洲做出了布局,欧洲的重要国家都会投入资金完成对门户网站的打造,而约翰手中所掌握的股份却有限,只有三分之一,其他的股份由那些国家的人来安排,这份利益的交换足以让任何人为之心动,就连德意志的那些家伙都动摇了,可想而知其他人的反应。
这还不是最疯狂的,约翰承诺在2000年底将手中三分之一的股会都出售给他们,这份利益的诱惑谁能不心动,如果说换一个时间,或许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但是现在不一样,如今可是互联网泡沫的爆发,在利益的诱惑之下谁能拒绝得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利益交换,才会让一切这么顺利,才能让约翰的布局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有了结果。当然,欧洲这边的情况一出,也让人看向了亚洲。不过,结果让他们失望了,虽然约翰也在布局,但是并没有他们想的利益输出,而是完全被约翰独自掌握。
也不能说是独自掌握,而是被渣打银行、飓风投资还有其他的基金掌握,约翰根本不在明面之上,让人无法说什么,但是这样的情况也在推动着互联网泡沫的疯狂,原本只是米国,现在已经在欧洲,在亚洲开始有所发展。
只是欧洲明显要比亚洲更疯狂,原因很简单,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各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让他们损失惨重,想要推动互联网泡沫的扩大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欧洲不同,所以欧洲也被约翰给拉入到互联网的泡沫之中。
当然,欧洲这些家伙之所以这么听话,主要原因还是他们没有能力在互联网上与约翰一较高下,毕竟约翰早就在欧洲布局,已经掌握了他们想要的互联网公司,哪怕与米国那边的公司不在一个档次上,但是约翰的利益交换也足以让他们心动。
人才,约翰死死地抓住了人才不说,还有着先机,他们就算是有心想要独自再开一家互联网公司也不见得能与约翰相提并论,毕竟约翰的手中还掌握着网吧联盟,所以接受约翰的‘善意’就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在这个时候与约翰合作对他们更为有利,毕竟互联网的泡沫正在飞速扩大,约翰都把利益送到他们的嘴边,若是不吞下那就太愚蠢了!
正是因为约翰知道欧洲佬对于新生事物的看法,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疯狂的决定,直接给予他们这么大的让利,甚至是可以说在将自己在欧洲的这些网络公司给出售掉!有这么疯狂的利益诱惑,欧洲才会如此平静,根本没有人站出来阻止这一切,约翰的计划才会顺利进行。
快刀斩乱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约翰可不敢再拖延时间,很快贝尔试验室也开始拆分,只是拆分的并不是米国那些老家伙认为的通讯,而是直接将ARM与诺基亚给拆分出来,紧接着以爱尔兰银行为中心的财团就开始组合。
虽然是以爱尔兰银行为中心,但是这其中涉及到的公司可不在少数,想要将这一切都给调整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个时候玛丽芭拉,这位宾利集团的CEO就成了财团之中重要一员,开始协助起约翰对这新生的财团做诸多的协调工作。
宾利集团、酒业集团、零售集团、服装奢侈品集团、欧洲能源、医药集团、诺基亚与ARM组成的高科技集团再加爱尔兰银行,实力可是无比强大,因为约翰出售掉了这边的网络公司,手中自然是有充足的资金,所以这一切虽然来得很仓促,但是实力是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当欧洲这边的财团组建成功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渣打银行竟然不是财团的中心,而是独立于财团之外,这个发现让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毕竟渣打银行的实力无比强大,若是以它为欧洲财团的中心,绝对会有质的飞跃!
想多了,在约翰的计划之中,渣打银行可不会成为欧洲财团的中心,要不然很多计划都会受到影响的,独立在外才是最好的选择,才能给自己更多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