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以一敌二(1 / 2)

(被删减了若干字)

……

次日。

九月十六日,周日,下午。

正如预料之中,京城乃至全国多家晚报的文化娱乐版块,都被昨晚希尔顿酒店昆仑厅的盛况所占据。

《京城晚报》用了整整一个版面,大标题为《庆功宴星光璀璨,中国电影迎来“盛”世?》。

文章详细描绘了红毯上“盛影三美”的争奇斗艳、港岛影人的集体北上、互联网新贵与影视巨头的同场亮相,以及王盛、韩三坪、周星星三人共破冰雕的象征性时刻。

报道最后引用了王盛发言中的那句“最好的时代,刚刚开始”,认为这宣告了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推力、以类型化探索为手段的新阶段的到来。

《新民晚报》的侧重点则在于《功夫足球》现象背后的产业启示,标题是《从两亿到未来:〈功夫足球〉的营销哲学与渠道革命》。

文章深入分析了“抽世界杯门票”这一营销策略如何精准捕捉并引爆了公众情绪,并强调了中影盛世院线作为现代化放映终端对票房奇迹的保障作用。

报道指出,王盛在庆功宴上关于“生态竞争”的论述,预示着中国电影产业的竞争维度正在升级。

《京城娱乐信报》则更注重花边和人物,标题颇为吸睛:《王盛稳坐C位,港圈大佬敬酒如觐见,韩流女星黯然失色》。

文章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向哗强夫妇、徐客等人恭敬敬酒、王盛仅以名片回应的场景,也提到了郑泰元携三位韩国女星到场却未能引起王盛过多关注的情节,字里行间烘托出王盛在当下华语影视圈无人能及的权势和影响力。

随后的几天里,各路媒体持续发酵,从不同角度解读这场庆功宴。

“王盛语录”、“周星星的感慨”、“成龙与王盛的默契”、“盛影系艺人矩阵”等都成为娱乐版块的热门话题。

《功夫足球》的票房奇迹与其庆功宴的奢华场面,共同构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声浪,进一步巩固了王盛及其“盛影系”在公众和业界心中的标杆地位。

……

喧嚣的媒体盛宴之下,怀揉的“成龙快乐园”工地则是一片井然有序的繁忙。

九月中旬,“中华文明博物馆”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顺利通过由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以及王盛派出的专业技术团队组成的联合验收。

巨大的钢结构骨架在秋日晴空下巍然屹立,初步展露出其融合传统意象与现代风格的宏大体量。

验收通过的次日,工地上便迎来了新的变化。

大量的装修材料、预置构件开始源源不断运入。

内部隔墙、管线铺设、通风消防系统安装等工序全面展开。

与此同时,第一批专业的电影拍摄设备也开始入场——包括为拍摄“文物复活”特效准备的高速otionntrol机器人、用于复杂灯光布置的巨型吊臂和柔光箱、以及为后期现场预览准备的数字工作站。

王盛几乎每隔两三天便会亲临现场,戴着安全帽,与项目经理、美术指导、特效总监一同穿行在布满建材和管线的空间中。

他对细节的要求达到了苛刻的程度,从墙面材质的反光系数到未来隐藏机位的视角,从电缆桥架的走向到通风口的位置对录音可能产生的影响,事无巨细,皆要过问。

“这里,秦俑阵列的基座高度再降低十五公分,要确保成龙大哥在它们中间穿梭时,镜头能有更丰富的仰俯角度变化,突出体积对比。”王盛指着图纸上的一处,对身边的工程师和美术指导说道。

“明白,王导。”工程师立刻在平板电脑上标记下来。

“还有‘古生物骨架馆’的穹顶灯光系统,”

王盛抬头望向正在安装龙骨的高耸空间,“我要的不是均匀布光,而是能模拟月光透过天窗的效果,要有层次,有阴影,这样才能突出骨架的立体感和神秘感。设计方案需要再优化。”

“好的,我们马上联系灯光设计团队调整方案。”

整个“博物馆”内部,仿佛一个正在被精心调校的巨型精密仪器,每一个角落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奇幻之夜做准备。

根据最新的进度评估,内部装修和设备调试预计能在十一月底前完成,届时,《博物馆奇妙夜》将正式开机。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敦煌雅丹地貌附近,《英雄》剧组已进入外景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