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厢轻轻跃下踏板。
“好一个缩头乌龟战术。筱冢义男这是宁可断指,也要护住心脉了。”
他快步走向卡车引擎盖,将地图铺开,看向了那些正不断从周边各个据点涌向太原的箭头上,他的语气转而充满了兴奋。
“也好!既然筱冢义男舍得将这满盘散子弃如敝履,我若不全数笑纳,倒显得不识抬举了,这些仓皇归巢的‘援兵’,目前建制混乱,心中战意全无,不正是送到嘴边的肥羊嘛!”
瞬间,一个更大胆、更符合当前战场实际的计划在他脑中形成。他闭目沉思了片刻后,下达了最新的命令:
“传令!全军停止向西北(西关口方向)运动,原地待命!”
“命令各团主官,立刻前来召开紧急作战会议!”
十分钟后,廖耀厢向麾下军官阐述了他的新作战构想:
“诸位,鬼子这回学乖了,他们不跟咱们玩‘你追我赶’的游戏了。他们现在要把所有鸡蛋都放进太原这个篮子里。既然鬼子调整战术了,我们也跟着变一变。
我决定取消既定战术,咱们回头将鬼子这些分散回援的部队,逐个击破!”
他走到地图前,用铅笔快速划出几个箭头:
“我决定,改变原定计划,立即分兵三路。”
“第一路,向东穿插,阻击并歼灭从店、北营方向来的敌人。”
“第二路,向北展开,截击从阳曲、黄寨方向南下的敌人。”
“第三路,随我行动,向西前出,负责收拾从晋源、清徐方向东进的敌人。”
“每路兵力确保在五千人左右,配属坦克八到十辆,以及相应的炮兵支援。”
很快,快速挺进纵队便一分为三。犹如三把张开的铁钳,朝着不同方向的日军扑了过去。
然而,随着更多、更详细的情报如雪片般飞来,廖耀厢发现日军回援的路线和部队番号比他预想的还要分散和复杂。而为了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实现最大程度的歼敌效果,他再次展现出卓越的临机决断能力。
在分兵三路的基础上再次下令:
“敌情有变,我军亦需随之调整!命令:三路大军,即刻再次分兵!以团为单位,结合配属坦克和炮兵,组成六个战斗支队!每个支队确保兵力不少于一个团,坦克不少于五辆,我要把这太原外围五十里地界,细细地给他筛一遍。
遇到鬼子的回援部队,不必请示,立即发起攻击。以歼灭其有生力量为第一目标,我要让筱冢义男这老鬼子,还没等来他的援兵,就先收到一堆被歼灭的报告。”
他无比笃定,面对自己这六个战斗力强悍、且距离太原近在咫尺的支队,已经决心固守的筱冢义男是绝对不敢派主力出城救援那些散在外的股部队的。
出城野战,反而正中了自己的下怀;而固守不出,则只能眼睁睁看着外围力量被一点点吃掉,这是一个无解的两难选择。
就看老鬼子怎么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