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人群中终是响起了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唉......”
这一声叹息,瞬间便点燃了众人心中那早已积郁成灾的万千感慨。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一位掌管文书的老仙官,抚着长须,面色惨然,“这红云老祖,一生行善,与人为善,落得个什么下场?”
“身死道消,真灵险些不存。”
“反倒是那鲲鹏,阴险狡诈,背信弃义,如今却还好端端地在北冥之地做他的妖师,逍遥自在。”
“这天理,这公道,到底在何处?”
这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问的也是在场所有人心中的困惑。
旁边一位同僚闻言,亦是摇头苦笑:“道兄此言差矣。你我皆是修行之人,当知这世间,从来就没有什么天理公道。”
“有的,只是强弱,只是生死。”
“红云之败,非是败在良善,而是败在了他那份良善,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守护。”
“说到底,他还是......太天真了些。”
众仙官听在耳中,心中皆是百味杂陈。
他们身处天庭这等规矩森严,处处皆是人情世故的所在,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们平日里谨小慎微,左右逢源,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怕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了那不知世事的红云么?
一时间,人人自危。
而佛门阵中,此刻出现了近乎于禅定的静默。
那一直闭目入定的燃灯古佛,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他那张愁苦的面容上,无悲无喜,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那已然恢复了平静的三生镜,宣了声佛号:
“阿弥陀佛。”
他身旁的大日如来与药师王佛皆是躬身合十,静待开示。
“红云道友,一生行善,却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鲲鹏道人,一生为恶,却能逍遥至今。”
“世人皆以为此乃天道不公,却不知,这正是天道。”
“何为天道?天道者,损有余而补不足。”
“红云道友福缘太过深厚,得了那成圣之基,便是有余。”
“他性情仁善,不善争斗。”
“有余而不知藏,不足而不自强,此乃取死之道,非是天道不公,实乃自身之过。”
“至于鲲鹏,他虽行事阴狠,却也是顺应了大道之争的本意。”
“他争的是那一线生机,是那万劫不磨的道果。”
“他之所为,虽不合人情,却合了这天地间弱肉强食的大势。”
“因果,因果。”
“今日之果,皆是昔日之因。”
“红云让座是因,失了鲲鹏的圣位是因,得了鸿蒙紫气是因,最终身死道消,便是果。”
“这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尔等,可看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