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军就这么一勺一勺地喂着。
屋里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看着这奇怪的一幕。
那个高大的男人,抱着一个还在抽噎的孩子,耐心地喂着一碗跟烫伤毫无关系的姜汤。
孩子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
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从手指上那点微不足道的疼痛,转移到了嘴里那又甜又辣的美妙滋味上。
一碗热汤下肚,狗子的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小脸也变得红扑扑的。
他打了个小小的饱嗝,身上的寒意和刚才的惊恐,似乎都随着这碗热汤烟消云散了。
“还疼吗?”罗晓军看着他,笑着问。
狗子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背。
那块被烫伤的地方,还是有点红。
可奇怪的是,他好像已经感觉不到疼了。
他摇了摇头。
“不疼了。”
说完,他从罗晓军的怀里挣扎着滑了下来,转身就跑到了罗平安和罗安宁跟前。
“平安哥哥,安宁妹妹,咱们接着玩吧。”
他好像已经彻底忘了刚才发生的一切。
屋里的大人们面面相觑,一个个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就好了?
一碗姜汤,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
狗子的妈妈看着活蹦乱跳的儿子,激动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地对着罗晓军说:“谢谢您,罗师傅,太谢谢您了!”
“没事儿。孩子就是吓着了,天冷,身上一暖和,注意力一分散,就忘了疼了。”罗晓军把碗还给傻柱,轻描淡写地说。
罗平安和罗安宁跑到爸爸身边,仰着小脸看着他。
“爸爸,为什么不给他用魔法?”罗安宁小声问。
“因为不需要。”罗晓军蹲下来,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认真地说,“有时候,身上暖和了,心里暖和了,那点小伤,自己就好了。爱和关心,比魔法更管用。”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但他们看到,狗子哥哥喝完那碗热汤后,脸上重新露出的笑容。
那一刻,他们好像有点明白了爸爸的话。
院子里的风波,就这么被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姜汤,悄无声息地化解了。
三大爷阎埠贵看着这一幕,心里的小算盘又拨拉开了:这罗晓军真是高明啊。一碗姜汤,几分钱的成本,不光治好了孩子,还收买了人心。这笔账算得真精明。
二大爷刘海中则背着手,满意地总结道:“瞧见没?我早说要信集体智慧嘛!这次突发事件处理得这么顺利,充分体现了咱们四合院邻里团结互助的精神,这可是咱们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
秦淮茹默默地收拾着碗筷,看着罗晓军的眼神里,多了一丝她自己也说不清的敬佩和温暖。
这个男人,总能用最简单,也最有人情味的方式,抚平生活里所有的褶皱。
时光小铺里的暖意,似乎也因为这碗姜汤,变得更加浓郁了。
日子就在这炉火的噼啪声和邻里的闲聊声中,一天天过去。
北风越刮越紧,胡同里的年味儿,也随着一场又一场的雪,渐渐浓了起来。
家家户户开始杀鸡宰鱼,准备年货。
孩子们也都盼着穿新衣,放鞭炮,拿压岁钱。
这天晚上,一家人围在炉火边。
娄晓娥看着窗外漆黑的夜,忽然开口说:
“晓军,咱们也该准备点过年的东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