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假包换的尊称。
一品二品官员的正妻叫做“夫人”,嫡母叫做“太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五品以上叫“诰命”,六品以下叫“敕命”。
做大宋的官也不短了,这还是宁采臣头一次写圣旨。幸好,他有了解真正的圣旨是什么格式,否则他都会写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样的笑话来。
了解了才知道,这圣旨也是有等级的。不是所有圣旨都用这个开头的绝对不可能出现一个宦官跑到一个大臣跟前,展开手里的黄绫卷轴装模作样的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任命某某某为某地知府”
奉天承运开头的圣旨是最郑重的一种,一般来说,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除了册封皇后、册立太子、敕封诸侯王之类特殊大事,是不会用这种格式的圣旨的。
绝大多数圣旨,开头就俩字“圣谕”或者“上谕”。真是奉天承运开头的圣旨,正常情况下也绝对不会派太监出去宣旨,都是部堂高官担任宣旨钦差。
第一次写圣旨,还是写给自家的。老实说,宁采臣都有意用瘦金体去写。
这样保存到后世,那些专家学者们到底是会说这圣旨是假的,还是会说这是赵佶亲手写的圣旨
可惜这写旨意的字体也有规定不说,末了还要给赵佶过目。
什么幻道
你知道为了让幻道在皇宫起作用,我吃了多少苦吗
而圣旨可是承载国运龙气的东西。
幻道本身也许可以瞒过龙气,但是宁采臣现在还不行。
不要小看瞒过龙气,只是一个“瞒”字。然而龙气本身的特殊xg决定了这个“瞒”字可不简单。瞒得好,就是决定皇位更替也并非难事。
那个老和尚更攻赵佶的记忆,说白了,也就是一个“瞒”字。只是他没有“瞒”好,遭到龙气反噬,丢了xg命。
宁采臣的人道虽然在龙气上比天道修炼者有优势,但是当这优势不足以抵挡力量反击时,是没有人敢招惹的。就是宁采臣也不行。
即使不会丢命,也必然形成敌我死敌。
不会丢命,也不是因为他现在是不死的,而是在于他的道不在天。没有天遣加成,自然不会死。
反倒同为人,又染指了龙气,形成二龙争主之态,这是人道允许的,却不是宁采臣希望的。
宁采臣写好旨意,赵佶看了一下,上了玉璽。立时龙气吐出,国运弥漫,这国运是分与受封之人的,只是此时此刻存于圣旨罢了。也就是说圣旨只是个载体,本身并没有龙气国运。这也是为什么国破家亡,圣旨没有效力的原因。
宁采臣只是觉得可惜,这旨意不能由他自己传。否则他就能好好感应这国运龙气转载的方式方法了。
别误会,不是宁采臣对大宋的龙气起了歹心,而仅仅是好奇。
人是好奇心很重的动物,以前看不见,不知道的东西,在看得见之后,总是想千方百计看清楚它,弄明白它。
宁采臣也不例外。
看到宁采臣这么关心圣旨,盯着它总是看。赵佶不由笑道:“看来卿家很是在意这封旨意。这样好了,卿家先回家去。朕这就派人去传旨。”
有人为官为的是财,有人为的是名,有的为的是封妻荫子
赵佶见得多了,自然不以为怪,甚至心说:如果宁采臣真回不来,朕一定会让他封妻荫子,得偿所愿。。
卷一:我叫宁采臣第449章、劫个皇帝做人质
更新时间:2012102518:37:30本章字数:4544
第449章、劫个皇帝做人质
“上谕”
两封圣旨,一封是给的宁母的诰命,一封是给聂双的敕命。
由于宁采臣提前回来,有了准备,一应香炉俱全,颁了旨便是开宴。
“来来来,周大人下要忙着走。怎么得都得喝上两杯才是。”传旨的是周邦彦。
本来还以为是哪个来宣旨,没想到竟然是他。
“不不,我还得回去,向陛下复旨。”周邦彦连连推迟道。
宁采臣笑道:“复什么旨,也不差喝这点水酒的时间。”
如果后世男人的负担是买房的话,那么这个时代的负担便是诰命了。
男人就没有不想自己女人不好的,但是许多事情不是说想就想的。理想再丰满,也比不上现实的骨感。
宁采臣现在做到了,自然要庆祝一番。
就像宁母与聂双一样,此时此刻,完全是高兴坏了,乐得合不拢嘴。
也难怪,以这时代来说,她们已经做到了女人的顶点。不高兴,难不成哭吗
当然这也是她们不知道宁采臣的出使是个危险的工作。宁采臣不会说,其他人也不会挑开。
周邦彦见实在推脱不过,不得不实话实说,说出他的顾虑:“宁大人,不是我故意推脱,不给你面子。实在是咱们在一起,一直是倒霉。我是怕”
不用说完,也知道他的意思。
虽然周邦彦确实让自己倒霉,呆在一起没有过半点儿好事,但是却很是让人感动。
他没有隐瞒,而是说了出来。因为是坏事,才更加显得珍贵。
“哈哈不用担心,这出使于别人是危险的事,但是我还不放在心上。”宁采臣有这个自信,世界毁灭都经历过了。去辽国再危险,也赶不上世界毁灭吧
“好说的好”爽朗的笑声,是一个白白胖胖的脸蛋。
明黄色的龙袍展现着他的身份,是赵佶亲自来了。
怎么说都是自己的臣子,虽然这个臣子总是给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怪异现象。
来的只是赵佶,赵煊让禁了足。
“臣等参见陛下。”
他一到来,这屋中的人立即纷纷拱手低头行礼。
非特定场合,就是草民见了皇帝,也不用跪拜。
“免礼,免礼这次朕和大家一样是来做客的。”赵佶和善说道。
“谢陛下。”
众人刚才起身,便听一女声说:“宁大人,不会怪我不请自到吧”
“不,不会。怎么会姑娘能来,请都请不到呢”宁采臣笑着迎上去。
来的正是李师师。
她的消息很灵,人也早就到了。不过她是故意在这个时候出来的,为的便是不与宁采臣找麻烦。谁让赵佶这男人太过于善妒
周邦彦却尴尬了,搭腔不是,不搭腔也不是。只能眼羡宁采臣的自然。
作为一个带头保持距离的人,现在他也只好自动做一个透明人了。
你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你。
什么羡慕、嫉妒都与他无缘了。
李师师轻轻扫了宁采臣这儿的人。人还真少,只有小猫三两只,也还是会跟宁采臣一起出使的。
这出使他国,不仅会有正副使节,一些陪同人员也是不少。如果要赠送礼物,那人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