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1 / 2)

是本朝高太尉便曾坐过苏轼的书僮。

为难不了宁采臣,左玉郎生气地对夏侯剑道:“你不是一剑破山吗怎么打了半天,什么都没破还不认真地打”

这是逼夏侯剑毁东西,酒楼掌柜当时就慌了神。“拜托你,宁公,不要再出声了。”

宁采臣能不出声吗

“我听说蜀道崎岖,人难行走。蜀中剑客更是有如猿攀蛇行。”

十三娘终于听明白了。她不再与夏侯剑在走道上争斗,而是跳上楼閣,手攀楼上雕花,于楼宇之间交手。

没了平整的地面,吊在半空中,十三娘是极其适应的。更妙的是夏侯剑借用不了腰力,手上劲道发不出来。倾刻间竟然成了棋鼓相当之局。

酒楼掌柜这ォ松了口气,因为不会再打烂东西了。

吊在空中打,夏侯剑是极不适应的。在打了一会儿之后,他从楼下跳下,不打了。

不是不打了,而是重新找向宁采臣,他的目的本就是宁采臣。现在不过是重新寻上门来罢了。

“你要干什么”看戏正爽的宁采臣觉得不妙了。

“拔剑。”

“为什么”

“你不拔剑,我也会出手。”

宁采臣知道他说的是真的,忽的问道:“剑客可知何为剑”

夏侯剑看着自己的剑说:“剑就是剑。”

宁采臣说:“不,那只是个武学境界。不过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罢了。它不是剑,剑不是这样的。”

夏侯剑点点头问道:“那你说什么是剑”

左玉郎没想到这夏侯剑好容易聪明一回,又与宁采臣聊上了。“不要管什么剑了赶快刺他刺了他,我们一笔勾消。”

宁采臣看向左玉郎。

左玉郎后退半步,又立即站住。“你看什么看”

宁采臣笑了:“这教唆他人伤害士,如果报到学官大人那里,不知是个什么罪过”

他怕了,色厉内茬道:“我叔佬爷是侍郎”

宁采臣摇摇头,不再理睬这已脑残的家伙。叔佬爷是官,你又不是。你再大声嚷嚷,只会增加本地官员的反感。

官官相护是不假,但你不能大声嚷嚷。这时代又不是后世,还没形成大家懂的。

这时代的官都是寒窗苦读得来,谁也不比谁高一等。高的只是官职,又不是人。

宁采臣不理他,比起这利欲熏心的家伙来,反倒那剑客更能招来宁采臣的注意。

没错,既然现在没办法炼体,招一个高明的剑客护卫也不错。想那包拯先后有展昭、白眉大侠,又有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四个护卫。他只招一个,不算多吧

嗯,应该也养得起。

“夏侯兄想知道与我去楼顶谈如何”

夏侯剑果然是痴剑的,无论左玉郎如何叫嚣,他只是不理。低头想了一下,点点头,一个纵身,便上了楼顶。

这是三层小楼。

宁采臣抬头仰望,是有苦自己知。心说:我都叫你夏侯兄了,你上去都不知带我一起上去吗你独自上去,干什么喝风吗这古代剑客就是春天里的两条虫,蠢蛋看不出,我没有内功吗好在我有蜘蛛精。

不对他好聪明,我若让就这么上去,那更是无法推脱比剑了。

宁采臣慢慢在桌前取了酒壶,并几个杯。看到十三娘,他走了过去。

“姑娘有礼,小生有请了。不知姑娘可否带小生上去”

没想到,绝对是没想到。

来到这娇滴滴的美人跟前,他竟提出了这等要求。

说了这么多,又摆出一副大高手的样教训,到头来还是需要别人送上去

郁闷,极度郁闷

十三娘也是愣了一下,山中女可不会在乎什么“男女授手不亲”。一抓宁采臣腰带,便上了楼顶。

这楼顶开阔,视野极好,更重要的是,这里不会有人围观。

只是看着如此美丽的女带上一男,不少色中恶鬼都是恨不能被十三娘抓在手中的是他们。

特别是初上楼瓦,站立不稳,十三娘还抱了他一下。

现代社会高楼不少,但宁采臣还没试过站在瓦上往下看。

瓦房顶本就倾斜,从上往下看,又没有任何护栏,看上去,倒还真的很危险。

宁采臣没有行险,他坐在了瓦上,二话不说,先饮了一杯水酒。定定神,又给夏侯剑倒了一杯。

“我不喝酒。”他的表情一直没变过,不满、愤怒、高兴全都没有。只有在谈到剑时,ォ会精芒直冒。

宁采臣说:“一个江湖豪客连酒都不喝,又算得什么江湖豪客”

他还是面无表情道:“我不喝酒。酒会让我的剑不稳。”

好吧这是一个剑痴。与其劝他喝酒,不如我自己喝好了。

一杯连着一杯。

夏侯剑静静等着,一动不动,仿佛他有无穷的耐心,一点儿也没有激宁采臣开口的意思。

卷四:序战第105章、瘟疫

更新时间:201261411:05:46本章字数:4572

这样的人是极为不好对付的,因为他对自己有着极强的信心。如果你说的没有道理,是不可能打动他的。

宁采臣想了一下,说:“于我看来,世间之剑分五。一为剑戏,借剑之名,行玩乐之事。像我们书生便是如此。实为下乘。”

夏侯剑想了书生之剑,点头称是。他自然是看不起那些拿剑显摆的人。

与此同时,他对宁采臣的剑意也在减消。

宁采臣都说书生剑是下乘了,他这爱剑痴剑之人又怎么会自降身份,与之动手。

修炼之人,无论修的是什么。对恶意都是分外敏感的。

一道剑意总是顶着自己,总是让人不愉快的。剑意一消,他的讲解便流畅起来:“二为剑技,工巧于兵,行本之法,是为中等;三为剑艺,技升为艺,动静之间,浑然天成,是为上乘;四为剑心,百转千折,随手成剑,不凝于物,莫碍于心;五为剑无,悟剑悟天下,道法自然,则处处有剑,处赶无剑。剑客以为然否”

根本不用问,不看他的脸色,这可是后世众人归纳总结而成。即使后世之人都会在初次听闻时,被忽悠瘸了,何况一古人。

夏侯剑果然执弟礼道:“相公之言,字字珠玑,在下今日方知剑道。相公洞察分明,夏侯谢过相公授业解惑。”

后世言论就是强大,高手又如何,还不是瘸了。

宁采臣点点头,一副大宗师,天下事全在心中的模样。做戏做全套。

人生啊人生有时不是你想装13,而是生活逼得你装13。

只是好景不长。

“相公既如此知剑,想必剑道也是不凡。夏侯不ォ,若领教相公剑法。”

这是个痴人,绕了半天,又转了回来。

宁采臣看着手中的酒,实在是吃不下去了。

这人怎么这样说了半天,还是要打。就是不看在我是读书人的面上,也该看在我喝醉了的份上。

宁采臣看看左右,一个痴人,一个是被他忽悠瘸的。

这想瘸的不瘸,不想瘸的瘸了。

这楼顶之上竟无一通情达理,观看细节之人。

道一句:“你醉了”能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