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情同”
“喜人之喜,忧人之忧。”
“是否即共享资料库。”
“资料是理性,无从感知。”
“啊我知道了,要将资料化为应用参数。”
“是了,感于参数,即是有情。”
“既然如此,如何避免滥情”
“当水泛滥之际,是何状况”
“水向下流,无所不至。”
“空气亦无所不再,如何不称泛滥”
“是否因为空气不能占有之故”
“对了,滥情者,侵占他人之感也。”
杏娃说:“弟子明白了,不可侵占他人之参数。”
衣红听杏娃与逍遥子对答如流,一直跃跃欲试,但碍于师父在坐,只得隐忍不言。这时,她再也按捺不住,开口就抱怨说:“杏娃经常控制我们的情绪参数。”
杏娃问:“有吗”
衣红说:“当然有”
逍遥子笑说:“此即谓之情也彼此相处,必然有感,感之成习,即是为情。良朋相互关心,谈笑之间,皆是调整情绪参数之谓。”
衣红说:“师叔偏心。”
逍遥子说:“每当文祥提到杏姑,汝心情波动,若非当局,你如何过关”
衣红听了,面红过耳:“师叔怎么知道”
逍遥子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杏娃说:“只要衣姐不吃我的醋就好”
此话一出,大殿中庄穆严肃的气氛,立刻轻松了不少。
逍遥子又说:“有能有为者,难越名关,名有大小,关有险易。衣红思路敏捷,争强好胜,其名关最险,而文祥恬淡谦冲,易于流入乡愿之格。”
杏娃问:“争强好胜有何不妥”
“世人之中,有才有能之辈多否”
“不多。”
“若容少数逞强,岂非人间烦苦无尽”
“若令弱者转强或强者变弱呢”
“强弱乃比较之结果,两强相遇,尚有一弱。”
“能否使人强弱相等”
“能量变化,必有高低,强弱相等,是为静止。”
“就算有险,又是如何”
“好胜者喜斗,久斗必有败,积千胜为英雄,但一败即名裂。”
衣红嘟着嘴说:“这不能怪我,师父说过我名关最难过”
法慧禅师笑道:“孽障倒怪起为师来了”
衣红又说:“关关难过关关过,弟子不是过来了吗”
法慧禅师说:“阿弥陀佛不可说不可说”
衣红心中一凛,忙说:“过了关关又关关,弟子会努力不懈的。”
洛桑巴也面带微笑:“天有天理,人有人性,理通天人,率性而行。”
衣红面容一整,说:“谢谢教主。”
杏娃又问:“恬淡谦冲应是美德才对。”
逍遥子说:“做人与做事不同,如若有事发生,人人袖手退让,如何能解”
“两者之间,界限何在”
“视事而定,量力而为,万缘不住,无私无己。”
“弟子懂了。”
逍遥子继续说:“名关之后,继之以利。”
杏娃问:“名利不是一体之两面吗”
“既是两面,关隘即有所不同。”
“不同之处何在”
“名在于扩散,利在于持有。”
“利应该是指物质吧”
“物质之利,仅可用于当前,其利有限。尚有长远之利,始为大利。”
“既称大利,为何又称之为关”
“儿童能知小利与大利否”
“儿童无智慧,不能分判。”
“是以无智慧即无所谓小利大利,故唯利是图。”
“然而世人多无智慧,能否请道长垂示,有无法门以分大利小利”
“取公弃私即可。”
“如何取公弃私”
“感人所感,知人所知,但绝不可欲人之欲。”
“可是为何不能欲人之欲呢”
“利害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