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滴仅剩的“西南瘴血”,将其盛放在一个玉碟中,慢慢靠近玉琮。那滴血液中蕴含的诡异能量仿佛遇到了天生的克星,原本的微弱蠕动和散发的阴冷气息明显减弱,虽然未能被彻底净化,但其侵蚀性似乎被暂时抑制住了,变得惰性十足。
这枚小小的玉琮,简直就像是一个万能的“稳定器”和“调和剂”!
陈默如获至宝,不眠不休地进行着各种测试。他发现,以一种特定的、蕴含奇特韵律的频率轻轻敲击玉琮表面的云雷纹,或者用几种性质同样温和的药材,如檀香、沉香等产生的烟雾熏燎,都能在短时间内略微增强其能量的散发。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尽管心中万分不舍,如同要与一位良师益友告别,陈默还是信守承诺,在第三天深夜,将真品玉琮悄然归还,换回了那枚足以乱真的仿品。但这三天的研究,已经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送还真品后,他根据记忆中对那股能量波动的感悟,以及三天来记录下的海量数据,开始尝试仿制这种“中和能量场”。他选用了几种市面上能找到的、性质最为中正平和的玉石和药材,碾成粉末,按照《青囊经》中的阵法方位布置,再以自身内息为引,试图激发出类似玉琮万分之一的功效。
这个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有时是玉石粉末承受不住能量注入而崩裂,有时是药材的配比失衡导致能量场变得混乱,甚至产生微弱的毒性。但陈默乐此不疲,每一次失败,都让他对那种“中正平和、包罗万象”的本源特性理解更深一分。
就在他废寝忘食地沉浸于仿制“玉琮能量场”的玄妙之中时,“烛龙”那边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终于又有了新的动作。
这一次,来的不是态度倨傲的林风,也不是深藏不露的墨文渊。
而是一份正式的近乎古朴的请柬,由专人恭敬地送至“杏林居”门口。请柬由一种不知名的兽皮制成,触手生温,上面用金泥烙印着一个繁复的龙纹图章,正是“烛龙”长老会的印信。
请柬内容言简意赅,却字字透着深意:诚邀陈默先生,于三日后的月圆之夜,赴城北“观星台”,共赏奇景,品鉴新茶。落款只有一个名字:龙枢。
没有提及任何具体事务,但“长老会”“龙枢”这两个名号,以及“观星台”“月圆之夜”、“品鉴新茶”这些充满象征意义的词汇,都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郑重与压迫感。
“先生,这恐怕是鸿门宴。”李浩看着那份透着古老气息的请柬,满脸担忧。
顾清颜也秀眉紧蹙:“龙枢是烛龙长老会的核心人物之一,地位远在墨文渊之上。他们用这种方式邀约,显然是有备而来。需要想办法拒绝吗?”
陈默把玩着那份材质特殊、仿佛还带着体温的请柬,缓缓摇了摇头,目光深邃如夜。
“回绝了一次,两次,总不能次次回绝。他们这次选择‘观星台’这样一个半公开的废弃地点,而非在他们的老巢‘龙眠之地’,本身就是一种姿态的变化,一种‘礼貌’的施压。”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而且,我也很好奇,他们准备了这么久,这次……又想请我‘品’什么茶。”
他知道,与“烛龙”之间那短暂而脆弱的“蜜月期”,或许要结束了。对方在西南失利,沉寂了这么久,必然是拿出了新的东西,或者说,终于决定要向他亮出部分真正的底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