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翻车鱼!(1 / 2)

七条船加速前进。

别看挺近的,开过去就发现还蛮远的,开了快四十分钟才到。

到了位置,就发现这个圈更大,七条船全都并排停在边缘,都显得尤其的渺小。

天亮了不少,白伊瑶手电筒照过去的,也是被吓了一跳。

一条巨大的鱼,身体侧扁,呈椭圆形,像是一个大盘子。

背鳍和臀鳍非常之长,向后延伸,在末端连成一个舵鳍。

拥有一对圆圆的大眼睛,和一张像鹦鹉喙般的小嘴,好似合不拢一样。

皮肤厚而粗糙,像是砂纸一样。

“哎,刚出海就这么晦气,竟然是翻车鱼!”

“可不是嘛,竟然遇到这傻鱼之一的翻车鱼。”

“难怪会有亮光了,这么多的发光鱼围着,怎么会不显眼!”

“是啊,哎呦,瑶瑶跟前那条鱼,怕是有三米多了吧!”

“有了哦,要是别的鱼,可就发财了呢!”

“可惜了,可惜了!”

“这鱼可不能捞,那是要倒大霉的。”

傅父几个老渔民,看到之后连连摇头,暗骂晦气。

毕竟只要是渔民,都很怕抓到翻车鱼,要是碰到了,那是绝对得扭头就跑。

渔民本就是迷信的,翻车鱼,一听就是那种不吉利的。

翻车鱼主要以水母、樽海鞘、浮游动物等为食。虽然看起来笨拙,但为了捕食这些移动缓慢的生物,它们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潜水。

而它的“晒太阳”之谜,则是因为翻车鱼经常被发现平躺在海面上,像是在晒太阳。

后世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有几个原因:

调节体温:在深海的冷水区觅食后,回到海面吸收太阳能,提高体温。

寻求帮助:让海鸟或船只“帮助”它们清除皮肤上的寄生虫。

补充氧气:在较深水域活动后,到富氧的海面进行呼吸恢复。

翻车鱼别看它行动缓慢,但是它其实是出色的潜水员。

为了觅食或躲避敌害,它们可以下潜到数百米深的寒冷水域。

同样惊人的,还有它的繁殖力,翻车鱼是脊椎动物中的“生育冠军”。

一条成年雌鱼一次可以产下多达3亿颗的鱼卵,这个数量在鱼类中是绝对的纪录。

当然后世也有很多关于翻车鱼的常见误解和趣闻,

网络上流传着许多关于翻车鱼的“悲惨”传说,大部分是夸张或杜撰的:

被海狮咬了一口就会死?

翻车鱼的皮肤很厚,虽然海狮、虎鲸等捕食者确实会攻击它们,但它们并不会因为被咬一小口就“心态爆炸”而死。

它们有强大的自愈能力,被咬伤的伤口通常可以愈合。

阳光太强会死?

其实是恰恰相反的,它们需要到海面“晒太阳”来调节体温,这个传言纯属无稽之谈。

再就是长得很痛苦,所以叫“翻车鱼”?

其实它的名字来源于其行为(侧翻),而非表情。

它那张永远合不拢的嘴在人类看来可能很“丧”,但这只是它的生理结构,并不代表它的心情。

总之翻车鱼是一种外形奇特、习性有趣、充满生命奇迹的海洋生物。

它打破了我们对鱼类“流线型”的固有印象,以一种笨拙而顽强的方式在广袤的海洋中生存和繁衍。

因此有海洋憨憨的称号!

就在众人看的起兴,傅庭礼惊呼道,

“爹,快去开船,虎鲸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