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母看着老伴和小儿子那架势,对着白伊瑶激动的喊道,
“瑶瑶啊,这肯定能爆网,我看你爹他们都累的说不出话来了。”
傅父和傅庭礼没时间回话。
白伊瑶看了看,也开心的说道,
“娘,我也这么觉得,你看起网机都累的起不动了。”
“可不是嘛,哎呦,龙母娘娘保佑,龙母娘娘保佑!”
人嘛,总是要有点信仰的,更何况他们是渔民,就更加的需要了。
白伊瑶此时可顾不上傅母,和傅庭礼,傅父三人正忙的不行。
起网机完全拉不动,三人合力抬上了船尾,起网机才堪堪开始运行。
这么大的网包,白伊瑶估计没有上千斤,也得有七八百斤。
完全是她们出海以来,前所未有的爆网。
别说白伊瑶和傅庭礼了,就是傅父作业了半辈子,这也是头一回啊!
白伊瑶用铁筛筛毛虾,细小的毛虾掉落在甲板之上,剩下的带鱼和其他杂鱼和杂虾留在铁筛里面。
带鱼什么的先放在一旁,等后面再条件。
“娘,干嘛呢!干活了!”
傅母猛地惊醒,看着那像小山似的毛虾,也是被吓了一跳,
“哎呦,这毛虾堆的和小山似的。”
傅父催促,
“可别说话了,赶紧干活,把这些竹筐移到船舱里,用冰给冰上,不然该不新鲜了。”
“来了来了。”
傅庭礼用铁铲往白伊瑶的铁筛里铲着毛虾,傅父负责往竹筐里网,傅母搬运,四人忙得那叫一个脚不沾地。
好在准备的竹筐比较多,不然这么多的鱼货还真是没有地方装。
四个人足足忙忙有两个小时,才收拾好。
累的几人直接拿了一个麻袋摊在湿漉漉的甲板上休息,白伊瑶此时也是不讲究了,因为实在是太累了。
白伊瑶算算这一网下来也就六七十块,瞥了瞥嘴,
“爹,这和咱拖网也差不多啊!”
“哎呦,这能这么算吗,谁家拖网能有六七十啊,一天十几块顶天了,运气好一些的也就二十来块钱。”
傅庭礼其实更懂自家老爹的想法,无非就是能帮村里的人改善一些。
不说能做多少吧,至少这毛虾要人帮忙,自家能赚钱的同时,也能顾村里的老人帮忙,一天也不多,给个几毛钱,何乐而不为。
白伊瑶也明白,阿公和傅父他们那一辈的人,那可都是并肩走过那一段艰难岁月的,他们彼此间的关系也更是亲厚。
也是最具有一族观念的。
疍家村比起其他地方其实更加的艰苦。
建国之前,岸上的人那是瞧不起疍家村的,想讨个淡水都很难,也就在那之后,才好了许多。
即便如今,疍家村对外界还是有抵触的。
除去必要,几乎是能不出村就出村。
村里大部分的村民,日子过得还是很艰难的。
村里有二手铁皮船的,除了他们几家,还真的不多。
大家都是凌晨出海,下午四五点回码头,一天在海上作业十几个小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为了家人那都是玩命干的。
摇橹小船那就更惨了,一天下来也不过才挣个两三块,一个月下来也不过十几块。
哎,白伊瑶对此也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