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的额造船厂,正属于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
白伊瑶知道,五十年代的时候翻新了一次,隔了三十年,逐渐走向改革开放。
八十年代初,又翻新了一次。
整个造船厂,崭新的大铁门还有围墙。
走进大门,一众人来到空地上,看到两棵高大的黄角树。
厂房,简易的棚子
搬搬抬抬,敲敲打打……
众人看的目不暇接,这市里还是不一样的,厂房就有六七条十多米的渔船,虽说都是半成品,但也不是县里能比的。
傅父和傅母也是大开眼界,长见识了。
这市里的造船厂可真大,也很繁华。
看够了,造船厂的张主任走了过来,
“庭礼,来买船。”
傅庭礼点点头,“嗯,有这个想法,这不就来叨扰你了嘛?”
“行了,再看看,还是去办公室。”
“去办公室吧!”
“行。”
张朋和傅庭礼是认识的,所以对傅家的态度还是很不错的。
白伊瑶小声的说道,
“傅庭礼,你这人脉还真广,造船厂的主任也认识。”
“老婆,我要是太没用了,怎么敢娶你。”
张朋边走边回答着傅父的问题,因着和傅庭礼差不多大,称呼他为傅叔,
“我们造船厂是属于国企,不光接一些散客,同时也接政府,军方,周边一些省份的单子,我们也是接的。”
“造船厂也并不是只是造船的,还要承担全市大部分的船舶维修以及淘汰的任务。”
“现下摇橹的小木船已经有了逐步淘汰的趋势,渔民们都喜欢购买机动船。”
“眼下虽说大多还是订拖网渔船,但是也有一些渔民开始尝试订购一些其他种类的渔船。”
这个傅父他们倒是懂,隔壁村的就专门定过捕捞毛虾的渔船。
众人来到办公室,张朋给几人倒茶,
“庭礼,你说说,你想看哪种渔船,价格方面,你张哥不会坑你。”
张朋是认识傅庭礼的,所以直接开门见山。
白伊瑶和傅庭礼对视了一眼,
“老婆,你说。”
白伊瑶放下手里的茶杯,看着张朋说道,
“是这样的张哥,我们想订一艘20多米的钢制拖网渔船。”
“我刚刚又看见一条,船舱和驾驶室是两层的,鱼舱要大一点的,机器的配置,我想要更加的完善一点……”
白伊瑶将大致的要求说完,傅庭礼又补了一些小细节,然后问道,
“张哥,现在订大概需要排队多久,什么时间能交船。”
张朋耐心的听完两人的要求,心里默默的给白伊瑶竖起了大拇指。
傅庭礼不简单,他这个媳妇同样不简单。
两人没有问价钱,傅庭礼是此前就有了解过,所以自家的钱基本是够的。
白伊瑶有钱,所以根本不担心钱的问题。
眼下虽说造船技术简陋,但是白伊瑶觉得是够用的。
什么年代干什么年代的事。
后世的造船技术和设备是好,但是海里的鱼货已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