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4×7等于几的悲惨故事
上周五晚上九点,我家那位号称数学学霸的老父亲,在辅导三年级儿子作业时突然拍案而起:4×7明明等于28!这还需要想吗?小朋友眼泪汪汪地掏出计算器,默默按出28后小声嘀咕:可是老师说遇到不会的题要先自己思考...这个场景让我瞬间顿悟:原来我们这些自诩为教育者的大人,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把答案像发糖果一样直接塞进孩子嘴里,还美其名曰为你好。
殊不知真正的教育高手,都深谙装傻充愣之道。他们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表面上云淡风轻地说这我也不知道,实际上暗中观察着徒弟怎么闯关升级。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教育界的终极奥义其实是我要假装不知道这门玄学。
一、古今对比:从填鸭大师提问高手
1.1古代教育现场还原
想象一下两千年前的私塾场景:老先生拿着戒尺踱步,突然大喝一声开背!,底下数十个摇头晃脑的小朋友们齐声朗诵《三字经》。问个为什么?回答只能是先生没教过!。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不是标准答案复读机,就是把《论语》倒背如流的复读鸭。
(画外音:现在某些培训班还在玩这套呢!)
1.2现代版迷惑行为大赏
如今的家长朋友们更是将解题界的救世主演绎得淋漓尽致:
孩子刚皱眉:妈妈这道题...
老母亲已经秒回:选C!
更夸张的是网上流传的人类迷惑辅导行为:有位爸爸为了教孩子认时钟,直接在网上定制了会报时的LED电子表;某位妈妈看到孩子不会算周长,当场掏出卷尺量遍全家家具...
(此处应有表情包:一只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配文看不见题目就不会做啦)
1.3教育的本质是授人以渔
爱因斯坦大大早就说过: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还剩下的东西。翻译成人话就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迟早会还给老师,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终身VIP会员。就像教你游泳不能总抱着不撒手,迟早得扔进水里扑腾嘛!
二、装傻大法:如何优雅地假装自己不知道
2.1经典话术模板三连击
当孩子带着问题来找你时,请熟练运用以下话术:
哇,这个问题很有趣诶!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我好像也没研究过这个,要不我们一起查资料?
(终极必杀技)你先试试看,失败的经验可比答案珍贵多啦!
(小贴士:说完记得赶紧掏出手机假装查百度,其实是在刷朋友圈缓冲一下bezier)
2.2实战演练:辅导作业的正确姿势
场景重现:
娃:爸爸,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普通家长:小行星撞地球懂不懂啊!
高阶玩家:嗯哼...你认为有哪些可能性?火山爆发?气候变化?还是外星人来捣乱?
接着可以顺势开启家庭研讨会模式,准备好零食饮料,和孩子一起开启头脑风暴。记住要适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是这样!宝贝真厉害!
2.3培养侦探思维的日常训练
把日常生活变成解谜游戏:
去超市购物:怎么买最划算?你来设计购物方案
外出旅行:制定一份三天两夜攻略吧!
厨房做饭:如果盐放多了怎么办?
你会发现,当孩子开始自己琢磨怎么办的时候,他们的脑洞会比黑洞还深不可测~
三、找答案的艺术:比答案更重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