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朗气清,窗外鸟鸣啾啾。
还在酣睡的孟林,突然感觉到脑海中有一股熟悉的吞噬之意传来。
他想起一事,浑身一紧,连忙一个鲤鱼打挺从**跳起,取出一根黄芪骈指如剑点出万木化春经。
然后,他打了一个哈欠,道:“原来是辰时到了。这要是醉倒了,会不会被无名洪炉吸干?”
正在欢欣“用餐”的灰色洪炉,轻摇了一下炉身,传出一道晦涩的讯息。
孟林脸黑着领会到意思:“你是主人,绝对不会一下吸死,每日辰时只吸收所需的精元即可。但第二次就保证不了,毕竟它只是一座没有自主思维意识的洪炉,一切都是循着本性行事。”
不久,大师兄陈芝龙来到杂事处,遣人招呼孟林、乔宗岩和许增寿前来,准备传授青冥引气诀的入门修炼法门。
等了一盏茶时间,只有孟林和许增寿二人来到大师兄所在房间,原来乔宗岩还在醉酒未醒。陈芝龙笑了笑,道:“听说你们这两日在百草阁做事,乔宗岩是不是喝了黄长老赐的老酒?”
许增寿大嘴一张,狗腿道:“禀告大师兄,我怕耽误大师兄传功,没有喝!”
陈芝龙道:“传功不甚要紧,早一日晚一日,都没多大影响。关键,还得靠各人勤修苦练和悟性。不过,黄长老的赐酒没喝,你们却是无意中失了一桩机缘。”
许增寿纳闷询问缘由,被陈芝龙告知,那酒中有黄真望储存的积年老药和名贵灵丹,最能强健体魄、修补神魂!
听陈芝龙说罢,孟林心中意动,感觉脑海似乎比以前确实清明了些许,只是体魄增强与否,他并无多少感觉。
可能是,经过无名洪炉的辅助锤炼,他的肉身体魄强度已经到了某个临界点,现在很难再有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当下,陈芝龙不再多言,考校孟林二人对青冥引气诀的记忆。
孟林背诵道:“青冥者,仙境天庭之谓也。引气者,搬运天地元气也。凡修此法,当于子时之后午时之前,食消而心空,纳清气于口,感天地元气之多变,丝丝缕缕,不绝如一;混混沌沌,如团如圆。气去津留,可以漱可以咽,无计其数,意尽则止。过十二重楼至于檀中,经丹田,达**,溯上于脊脉,入于泥丸,此为小周天。行之者七,大周天成,则元气从于脊脉上,而彻于泥丸矣。此修养之基,凡仙修不可轻视,大能亦不可不察也。”
见孟林清晰明白地背诵出口诀,陈芝龙微笑着点了点头,细心指点二人如何入门修行。
经过陈芝龙的解释和亲自示范,孟林才知道,修仙与修武的区别简直是天壤之别。
修武,主要是强化体魄,锤炼肉身,增强真气,寿命无可增加。
而修仙,则是搬运天地间的元气炼入自身,同时锤炼肉身与神魂,境界越高深则寿元越绵长。
一股先天元气在身,仙法施展下,寻常武者万难抵挡。
只是,不到高深境界,神魂难以施展仙妙术法而已。
其后,陈芝龙又解释了基础名词及修炼要旨。
奇经八脉为修士修炼的核心,而任督二脉更是内炼之要,是一切仙经术法催动的基础经脉。
八脉分别是: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冲脉,督脉,任脉,带脉。
这八脉,因为都不拘泥于常见的十二正经,所以被称为奇经八脉。
而青冥引气诀,正是教导入门弟子搬运天地元气融炼入自身经脉的基础功法。
只有成功搬运天地元气入得自身,修成一口先天元气,才算初步踏上修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