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力量有很多种(2 / 2)

农耕时代用磨盘磨去稻壳,现在电力机械直接取代人力。

砻谷机操作极其简单,就是去壳后咋看也不像印象中的大米,淡棕色看上去脏乎乎的,闻起来香气倒是挺特别。

淘洗、下锅。

“小腰,速来,尝尝咱种的大米。”

谢小腰赶到时,电饭煲刚好跳闸。

锅盖一掀,异香扑鼻。

“哇,我还从没吃过这么香的米饭。不过你这米啥色啊?”

在诱人的香气前,颜色显然不那么重要,二人迫不及待的开动。

“原则,你会做饭不?里面还是生的,咬不动。”

成功路上无坦途,大道里面全是坑。

咨询后,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去掉稻壳的大米叫糙米,就是原则没做熟的那种,需要浸泡至少八小时,蒸煮也要一小时才能食用。

糙米包含胚芽、麸皮,也就是现在浅棕色的外表,去掉这部分再抛光才是正常食用的白米。

麸皮是米中存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部分,胚芽更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而白米几乎只剩下淀粉,主要的营养物质全得被去掉做成饲料。

古代人吃的大米就是这种糙米。

为什么现在要吃去掉营养成分的白米呢?

因为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和各种工业污染沉降在土地中,水稻会富集水和土地中的砷,就储存在麸皮中,长期食用会造成砷中毒。

一番周折后,原谢二人终于得到了四百斤精米。

“小腰,你还记得社会的定义么?”

“人类……组织……分工……”

“社会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生物,能够长久维持、彼此不能离开的相依为命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结构,本质是人和组织的形式。”

“为什么要说这个?”

“从这个大米想到的,才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四百斤大米给你了,作为这段时间辛苦的报酬。”

“还是一人一半吧,我不太好意思都拿走。”

“我这不留下五十斤稻种么?生生不息、源源不断。”

一千平方米的稻田五斤稻种绰绰有余,现在农民的稻田已经陆续开始收割,原则按计划边育种边推广。

王有财始终堆着笑脸用亦步亦趋的方式跟着原则努力表达敬意。

在他指挥下,几个子侄用最快的速度展现精湛的农耕技巧完成原则的稻田插秧。

“王叔,我只雇你一个人,他们的工资咋算啊?”

“算啥算,闲着也是闲着,正好给他们开开眼。”

“你也知道,上次我的一季稻用时十五天,这次我培育了五十斤良种,就是打算卖给你们。”

“什么价格啊?”

“两千点每斤。”

“这价格也太高了吧?上好的稻种不过八百到一千之间浮动。”

“王叔,种子价格一般是米价的四十倍,正常水稻生长时间是四个月,我的水稻生产周期是十五天,如果用我的方法这个时间还可能缩短,产量也可能增加。这还没算上将来新米的市场定价差。你是稳赚不赔的。”

“可时间和产量我心里也没底,毕竟你这是新稻种。”

“你自家水稻还没到完熟期,正好看看我这第二茬试验田效果再做决定不迟。”

原则火力全开,五天时间注能四次催熟稻田。

“王叔,你也看到了,这种稻名为佛米,只要诚心念诵真言,沟通能量灌注就可以缩短生长时间,除了化肥,完全无需农药杀虫。”

二茬稻能量充沛,产量达到四千斤,单穗谷粒平均四百粒。

四里八乡闻讯前来看热闹的乡亲挤满了田间陇头。

原则拉走一千斤稻谷,之前为调走年轻曾应允支援道门一百吨粮食,承诺那是必须要兑现的。

“王叔,剩下的稻谷你帮我晾晒后先储存起来,一周后我才能腾出时间。”

“放心吧,叔还有个问题,你刚租地时催熟这块地种的水稻是不是用的就是那个真言啊?”

“是,这是信仰的力量。”

“那我可以用在自家的稻子上么?”

“当然可以,但我没法保证效果。信仰不是搬砖,而是很纯粹的力量,哪怕你有一丝犹疑,所有的付出都会化为虚无。”

“懂,俺懂,就当学习了,不成也绝不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