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承安?我好像听过这个名字,对了,最近,流行出来的,小说,是不你写的。”
“小说,是何物?”
“小说就是一些长篇故事,我也只是听人说的,听说,里面的故事很是奇特,竟是些从来没有听过的新鲜事物。”
“禀先生,您所说的小说,应该确实是我写的。”
“倒是个有趣的小友,怪不得赵兄喜欢。”
“对了,赵县令,这几位先生,都是在哪里教书,能否介绍给我认识一下。”
路小风此时还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便问了起来。
几个人听了路小风的话,都笑了起来。
“这位桂大人,在我们县的下游,清江县的县令,这位冯大人,是北边,洮谷县的县令,还有这位郑大人,是远宁县的县令,剩下两位都姓窦,分别是沧州府的通判和主簿大人。”
‘原来都是些大官啊’
听到几人的身份,路小风又赶紧行了个礼。
“见过各位大人,是晚生多有无理了。”
“无妨,今日并不是谈公事,只是在此抒**感,感叹人生罢了。”
“赵兄,你做好准备了没,家人都妥善安排好了没?”
“倒还没有,这事发生的太快,我还没有等到家中的回信。”
路小风想着,有这么多当官的,不如整点诗词来涨涨自己的知名度。
“赵大人,小子这里有一句听来的诗,此时也是衬景...”
“说来听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倒是不错,这诗正适合赵兄,此时的情况。”
赵县令,此时也是反复的念着这首诗,一直痴在了其中。
“还有一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妙啊,你小子是个妙人。”
此时的时代,虽然不怎么流行诗词,但是他们毕竟都曾是寒窗多年的士子。
此时也体会到了路小风所说两句诗中的妙处。
只见赵县令,原本有些感伤的神情,也因为路小风的话,变得好了起来。
...
只是突然
发生了一件,令路小风意想不到的事情。
赵县令的身周竟然,突兀地出现了一道,白茫茫的雾气,这道雾气从虚无中生出。
转眼又变成一道白光环绕在他的周围。
“文气,赵兄,你竟在此时激发出了文气。”
几人都在恭喜赵县令,只剩下路小风呆立在原地。
“小友,你可能不知道,赵兄这是激发了浩然文气,此番,就算他去了京都复命,也不可能再被责罚了。”
“对啊,赵兄,你甚至还有可能升官,真是恭喜了,咱们沧州府多少年没有出过,激发出浩然文气的官员了。”
‘难道是修仙世界,这不是个普通的古代世界么?’
“小友,这股文气,还多谢了你的诗句,这样,我此次得了三道文气,我便送予你一道。”
赵县令,挥手一指,一道文气,随着他的指向,进入了到了路小风的身体。
文气在路小风的身体里,运转了一阵,便融入了他的丹田之中。
“倒也是小友,你的造化。”
几人看到路小风得了一道文气,也很是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