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四合院从学外语开始 > 第260章 高育良的去处

第260章 高育良的去处(2 / 2)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书记还让我送给您四个字——因地制宜。希望您到任后,能够深入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高育良心中一震。“因地制宜“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著深刻的执政智慧。方青云这是在提醒他,不要生搬硬套理论知识,而要立足当地实际。

“请楚处长转告方书记,“高育良郑重地说,“我一定牢记这四个字,脚踏实地开展工作。“

楚沐点点头:“祝高教授工作顺利。书记还特別交代,希望您能经常回学校看看,保持与学术界的联繫。“

这话让高育良更加感动。方青云不仅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平台,还关心他未来的发展路径。

离开省委大院后,高育良直接返回汉东大学。走在熟悉的校园里,他的心情与来时已经完全不同。

回到政法系办公室,系里的几位老师立即围了上来,学校也是个小社会,高育良离开汉东大学不久,省委组织部的文件便发到了汉东大学,这些老师,教授也都知道了。

“高主任,听说你要调走了“一位老教授关切地问。

高育良点点头:“组织上安排我去溧水县工作。“

“县委书记“另一位老师惊讶地说,“这可是重要岗位啊!“

消息很快在系里传开了。老师们纷纷前来道贺,但眼神中都带著复杂的神色。有人羡慕,有人不解,也有人暗自猜测高育良背后的关係。

高育良没有多做解释,开始著手办理工作交接手续。他先找到校长匯报情况,然后又与接任系主任的老师进行工作交接。

在整理办公室时,高育良看著满架的法律书籍和学术论文,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年来,他在这里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现在,他终於有机会將这些理论付诸实践了。

下午,高育良特意去了一趟教室。站在讲台上,他看著空荡荡的座位,想起了这些年与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虽然即將离开教育岗位,但他相信,在地方工作中同样能够培养人才、传播理念。

晚上回到家,吴老师和高芳芳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得知丈夫被任命为县委书记,两人都兴奋不已。

“溧水县在哪里“高芳芳好奇地问。

“在平洲市,距离省城两百多公里。“高育良拿出地图指给她们看,“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县。“

吴老师有些担心:“你从来没在基层工作过,能適应吗“

高育良坚定地说:“方书记说得对,从政不是请客吃饭。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准备面对各种挑战。“

他想起方青云送的“因地制宜“四个字,对妻子说:“我要儘快熟悉当地情况,不能辜负方书记的信任。“

这个晚上,高家灯火通明。高育良开始查阅溧水县的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情况。吴老师则忙著为他准备行装。

夜深人静时,高育良站在阳台上,望著汉东大学的夜景。明天,他就要离开这个工作多年的地方,去一个全新的环境迎接挑战。虽然前路充满未知,但他相信,凭藉自己的学识和努力,一定能在基层干出一番事业。

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方青云给他的这个机会。高育良暗下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真正为当地群眾谋福祉。这不仅关係到他的个人前途,更关係到方青云的知人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