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方青云连家都没有回,直接驱车前往京西宾馆——这次重要会议的驻地。宾馆大堂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来自各地的领导干部,空气中瀰漫著一种特殊的气氛,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青云同志!“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方青云回头,看见汉江省的吴起书记和楚明省长正向他走来。
“吴书记,楚省长,好久不见。“方青云热情地与他们握手。
吴起压低声音:“这次会议非同小可啊。你看,“他环视了一下大堂,“有些省份的一二把手都来了,有些却只来了一个。“
方青云这才注意到,確实如吴起所说。比如他们汉东省,就只有他一个人到场,书记刘志远並未现身。
楚明接过话茬:“没来的那些,基本上都是明確反对改革的。这次会议之后,恐怕都要调整岗位了。“
方青云心中一震,忍不住问:“我们汉东的刘书记...他並没有明確反对啊“
吴起和楚明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吴起將方青云拉到角落:“我们去拜访老书记王平的时候听说,刘志远在老政委南下之前,在一次內部会议上说了些不太合適的话。“
楚明补充道:“具体內容不太清楚,但据说態度比较消极。你也知道,在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上,站错队的代价是很大的。“
方青云陷入沉思。他回忆起这半年来刘志远的表现——確实经常採取“和稀泥“的態度,在改革和保守之间摇摆不定。但他没想到,刘志远居然在私下场合明確表达过反对意见。
吴起拍拍方青云的肩膀:“你啊,这次算是走运了。正好明年是换届大年,这些明確反对的马上就要被调离岗位。听说刘志远可能会被留任半年过渡,然后你就该接书记的位置了。“
楚明也笑著说:“方书记,提前恭喜了。不过担子也更重了,汉东可是个大省。“
方青云连忙摆手:“这话说得太早了。我现在只想把省长的工作做好。“
正说著,其他几个省的领导也围了过来。大家虽然都在寒暄,但眼神中都在互相打量,试图从只言片语中捕捉政治风向的变化。
晚餐时,方青云被安排与几个改革態度比较坚决的省份领导同桌。大家边吃边聊,话题自然离不开当前的形势。
“这次南方谈话,真是及时雨啊。“某沿海省份的书记感慨道,“我们那边早就想加大开放力度,但总是有人拿姓社姓资说事。“
另一个资源大省的省长接话:“是啊,现在方向明確了,可以甩开膀子干了。“
方青云静静地听著,偶尔插几句话。他注意到,那些曾经態度曖昧的干部,现在都在积极表態支持改革。政治风向的变化,就像季节更替一样不可阻挡。
晚上回到房间,方青云站在窗前,望著长安街上的车流。京城的夜景依旧繁华,但他知道,这场会议之后,中国的发展轨跡將发生深刻变化。
他想起刘志远。这位老书记在汉东工作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在歷史的关键节点上,一次错误的判断就可能断送整个政治生涯。这让他更加警醒:在原则问题上,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二天会议开始前,方青云在走廊里遇到了几位中央领导。让他意外的是,这些领导都主动和他打招呼,还提到了他在《汉东日报》上发表的文章。
“青云同志,你那篇文章很有见地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握著他的手说,“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敢於发声,不容易。“
方青云谦逊地回应:“我只是尽一个党员的本分。“
会议正式开始后,气氛更加明朗。主持会议的中央领导开门见山:“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南方谈话精神,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