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九点,周晓和方寧收拾妥当准备出门。虽然方青云不能亲自送女儿上学,但还是安排了一辆普通的黑色轿车。司机老张是个沉稳的中年人,已经在省政府车队工作多年。
“周阿姨,方寧同学,请上车。“老张恭敬地打开车门,“省长交代了,把你们送到学校门口。“
方寧兴奋地坐进车里,好奇地打量著车內装饰:“妈,这车比计程车舒服多了!“
周晓笑著摇摇头:“你呀,就知道享受。记住,到了学校要低调,不能搞特殊化。“
车子平稳地驶出省委大院,融入金州市早高峰的车流中。方寧趴在车窗上,目不转睛地看著街景:“汉东比我想像的还要繁华啊!“
周晓提醒女儿:“寧寧,坐好。一会儿到了学校,要自己拿行李,不能让妈妈帮你。“
“知道啦!“方寧坐直身子,“我都这么大了,这点小事还能难倒我“
大约二十分钟后,车子停在汉东政法大学门口。这个年代,私家车还不普及,尤其是送新生报到的车辆更是少见。他们的车一停下,就吸引了不少目光。
周晓对老张说:“张师傅,你把我们送到这就行了一会儿我送完寧寧自己回去。“
老张有些犹豫:“周阿姨,省长交代要把你们安全送到的。要不我在这等您“
“不用了。“周晓温和但坚定地说,“寧寧是来上学的,不能搞特殊化。你回去吧,告诉青云我们平安到了。“
老张只好点头:“那好,有事您隨时打电话。“
下车后,方寧深吸一口气:“哇,这就是汉东政法大学!比照片上还要气派!“
校门口熙熙攘攘,到处都是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家长。有的学生背著简单的行囊,有的则是全家老小一起来送行。相比之下,周晓和方寧只带著两个行李箱,显得十分低调。
出示录取通知书后,工作人员热情地指路:“法学系的新生在第三宿舍楼,沿著这条路直走,看到图书馆右转就到了。“
“谢谢老师。“方寧有礼貌地道谢,然后自己拎起较大的行李箱,“妈,我拿这个,您帮我拿那个小的就行。“
周晓欣慰地看著女儿:“好,我们寧寧长大了。“
校园里绿树成荫,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教学楼交相辉映。方寧一边走一边兴奋地指著各种建筑:“妈,你看那个钟楼!还有那边的法学院大楼!以后我就要在这里上课了!“
来到第三宿舍楼,这里更是热闹非凡。新生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办理入住手续,宿管阿姨忙得不可开交。
“同学,哪个专业的“宿管阿姨接过方寧的录取通知书,“法学一班的,在302宿舍。这是钥匙,上楼右转第三间。“
宿舍在三楼,没有电梯。方寧坚持自己拎著大箱子上楼,虽然有些吃力,但还是顺利到了三楼。
302宿舍是四人间,已经有一个女生先到了。看到方寧和周晓进来,她连忙站起来打招呼:“你们好,我是李静,汉东本地的。“
“你好,我是方寧,从北京来的。“方寧笑著介绍,“这是我妈妈。“
周晓温和地说:“李静同学你好,以后你们就是室友了,要互相照顾。“
正说著,另外两个室友也先后到了。王雨来自汉东省的一个小县城,性格靦腆;张静是京州本地人,活泼开朗。四个女生很快熟悉起来。
周晓帮方寧铺好床铺,整理好衣柜。看著母亲忙碌的身影,方寧突然有些鼻子发酸:“妈,您休息会儿吧,剩下的我自己来。“
“没事,妈妈不累。“周晓仔细地把床单铺平,“你在学校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天冷了记得加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