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青云回到寧州后,立即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开年的第一要务便是准备1985年的经济数据核算。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从1986年开始,中国正式採用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標,这意味著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將有一个全新的、更加科学的评判標准。
正月初八,春节假期刚过,方青云就召集市统计局、发改委等部门负责人开会。
“同志们,“方青云开门见山,“今年是正式採用gdp核算的第一年。这对我们寧州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要认真做好数据核算工作,真实反映寧州的发展成果。“
统计局局长匯报:“方书记,我们已经组织专人学习gdp核算方法,正在对去年的各项经济数据进行整理核算。“
方青云强调:“数据一定要真实准確,既不能虚报,也不能漏报。要让数据真实反映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方青云经常到统计局了解工作进展。他特別嘱咐:“不仅要算总量,还要算结构。要看我们的经济增长是靠什么拉动的,產业结构是否合理。“
三月下旬,核算工作基本完成。当统计局局长拿著最终报告走进方青云办公室时,脸上带著兴奋的神色。
“方书记,结果出来了!“局长激动地说,“1985年寧州市gdp总量为166亿元,占整个汉江省的23%!“
方青云接过报告,仔细审阅。数据显示,寧州的gdp虽然还比不上几个直辖市和经济特区,但已经处於它们之下的第一梯队。更令人振奋的是,在汉江省內部,寧州与省会寧川的差距非常小——寧川的gdp为170亿元,只比寧州多4亿元。
“好!“方青云难得地露出兴奋的神色,“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啊!“
第二天,方青云召开市委常委会,正式公布这一数据。当听到166亿元这个数字时,会场顿时沸腾了。
市长李建国首先发言:“方书记,这是在您的正確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啊!寧州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
分管经济的副书记接著说:“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经济增长质量很高。电子產业、港口物流、製造业等重点產业都实现了快速发展。“
常委们纷纷发言,每个人都充满喜悦和自豪。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今年寧州的gdp完全有可能超过省会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