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沙滩上坐下,继续对儿子说:“你知道吗寧州港改造项目里,就有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虽然成本很高,但必须做。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方明远认真地点点头:“我明白了爸。发展很重要,但要有长远眼光。“
夕阳西下,海面被染成金黄色。方寧在沙滩上捡贝壳,周晓在一旁陪著。方青云和儿子並肩走在沙滩上,继续著之前的谈话。
“明远,你要记住,“方青云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只盯著gdp数字,更要考虑老百姓的真实福祉。有些政绩可能短期內看不出来,但对长远发展很重要。“
方明远郑重地说:“爸,我记住了。谢谢您的教导。“
回程的路上,方寧累得在车上睡著了。周晓轻声问丈夫:“今天跟明远说这些,是不是太深了“
方青云摇摇头:“他马上要进入社会了,该懂这些道理了。改革开放是好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我希望他將来不管走到哪一步,都能记住今天的这些话。“
看著窗外飞逝的风景,方青云心中感慨万千。寧州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有正確的方向,有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有对歷史和未来的责任感,寧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夜幕低垂,海风轻轻吹拂著家属院的窗帘。方明远和方寧都已经入睡,客厅里只剩下方青云和周晓两人。柔和的灯光下,夫妻二人相对而坐,茶几上放著两杯已经微凉的茶水。
“晓晓,“方青云轻声开口,“以后有什么打算是来寧州,还是回京城“
周晓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著茶杯边缘。她抬起头,眼中带著几分不舍:“青云,我想了想,还是等寧寧上高中再来寧州吧。现在她刚上初二,正是关键时候。京城的教育资源毕竟比寧州好得多...“
她顿了顿,继续说:“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带著孩子们来看你。平时你要是想我们了,也可以回京城。反正现在交通方便,坐飞机也就两个小时。“
方青云点点头,虽然心中有些失落,但他理解妻子的决定:“你说得对。寧寧的教育很重要,京城確实有优势。再说爸妈年纪都大了,也需要有人照顾。“
周晓握住丈夫的手:“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家里。你在寧州安心工作,不要有后顾之忧。“
这时,周晓想起什么,问道:“下个月爸过生日,你要回去吗“
方青云沉思了一会儿,摇摇头:“估计回不去了。按照计划,下个月老城区改造就要开始了。这是寧州今年的重点工程,我必须在现场盯著。“
他嘆了口气:“爸的生日...只能提前打个电话祝贺了。等工作走上正轨,我一定抽时间回去看他。“
周晓理解地点点头:“爸会理解的。他常跟我说,男人要以事业为重。你在寧州干出成绩,就是给他最好的生日礼物。“
方青云感激地看著妻子:“谢谢你这么理解。说真的,如果没有你在背后的支持,我也不可能安心在寧州工作。“
“夫妻之间说什么谢不谢的。“周晓温柔地笑笑,“倒是你,一个人在寧州,要照顾好自己。看你最近又瘦了,是不是经常加班不按时吃饭“
方青云摸摸自己的脸:“还好吧可能是最近太忙了。老城区改造涉及很多居民的切身利益,必须谨慎处理。“
周晓站起身,从行李里取出一个保温盒:“我就知道你会这样。特意从北京带了点参片和枸杞,明天开始每天给你泡水喝。还有,这是妈特意让我带来的酱菜,说你最爱吃这个下饭。“
方青云感动地看著妻子准备的这些东西:“还是你想得周到。“
夜渐渐深了,窗外传来海浪的声音。周晓靠在丈夫肩上,轻声说:“其实我也想来寧州陪你。但想想寧寧的教育,还有两边的老人...只能再等几年了。“
方青云搂住妻子的肩:“我明白。等寧寧上高中住校了,你就来寧州。到时候我也应该在这边站稳脚跟了,工作不会像现在这么忙。“
“说到工作,“周晓突然想起什么,“明远实习的事你多费心。这孩子像你,做事认真,就是有时候太较真。“
方青云笑了:“较真是好事。在国办工作,就需要这种认真劲。我过两天跟办公厅的人打声招呼,那几个老朋友会多关照明远的。“
夫妻二人又聊了些家常,从孩子的教育说到老人的健康,从北京的变化说到寧州的发展。虽然相隔两地,但他们的心始终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