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基地】
“啥一年发射六颗”
庆功的余温还未散去,控制楼的核心会议室里,黎洛屿就拋出了一年计划,就惊得周建明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手里的搪瓷缸子都掉在了地上,洒了一桌子:“夏总工,你...没开玩笑一年发射六颗你们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旁边的崔老和袁老也对视一眼,脸上皆是诧异,航天发射向来讲究稳扎稳打,一颗卫星从研发、测试到发射,往往要耗费数年时间,一年六颗的密度,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黎洛屿笑著抬手示意大家別激动,坐下慢慢说,等大家安静了之后才继续说自己的计划:“嗯,没开玩笑。我的计划是第一组12颗北斗卫星在两年之內完成组网部署,实现全国范围內的高精度导航覆盖,之后会发射全球组网及专项应用相关的卫星:包括海事专用卫星、高轨预警卫星,还有適配特战任务的加密导航卫星。”
周建明摩挲著桌上的卫星参数表,忽然抬头问道:“夏总工,你之前说一组北斗卫星12颗,那要完成您说的区域覆盖乃至全球组网,共计几组才够”
黎洛屿走到电脑屏幕前,调出提前做好的组网规划图,清晰標註著不同轨道的卫星分布:“按功能定位,北斗系统共计分为4组,每组12颗卫星各有侧重,通过『3+1』架构完成从区域到全球的覆盖升级。”
她指向第一组標识:“第一组是【区域核心组】,12颗卫星包含3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和6颗中圆地球轨道(o)卫星,就是咱们正在部署的北斗一號所在组,负责覆盖夏国及周边亚太核心区域,第一已经颗发射,剩余11颗將在两年內升空,这是整个系统的根基。”
“第二组是【全球拓展组】,同样12颗,以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为主,搭配2颗高轨备份星,主要负责填补全球范围內的信號盲区,尤其是两极地区和远洋海域,这一组將在区域核心组组网后立即启动发射,与第一组形成互补,实现全球基础导航覆盖。”
袁老推了推眼镜,快速计算著:“两组24颗,加上星间链路,全球定位精度应该能到厘米级了吧”
“不止。”黎洛屿笑著补充,“第三组是【增强服务组】,12颗卫星全部搭载高精度星基增强模块和短报文通信载荷,专门用於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比如城市峡谷、山地密林,同时强化军事通信的加密性和抗干扰能力,这是为后续【南天门计划】的空天防御需求量身定製的。”
“那第四组呢”周建明追问。
“第四组是【应急备份组】。”黎洛屿的语气严肃了些,“12颗卫星包含各轨道类型的备用星,一旦前三个组的卫星出现故障、被干扰或遭受攻击,备份组能在30分钟內快速补位,確保整个北斗系统不中断服务。航天工程容不得半点侥倖,备份就是底线。”
电脑屏幕上,4组48颗卫星的星座图闪烁著微光,三种轨道的卫星交织成一张覆盖全球的网络,隱约可见延伸向地月轨道的虚线规划。
崔老看著这张蓝图,感慨道:“4组48颗,这规模和技术难度,在世界航天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一组12颗,一年四颗,那一组组网得两年,四组组网得8年啊!”袁老推了推眼镜,快速盘算著时间,“而且每颗卫星的功能侧重不同,研发调试的工作量可不小。”
“袁老放心,”黎洛屿早有准备,“『北斗一號』的核心技术已经成熟,后续卫星可以在此基础上模块化生產,零部件通用率能达到80%,大大缩短研发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