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夏总工,一切就绪(2 / 2)

嘆口气,决定回去就找一个聪明的小姑娘。

想了想还是对著精通材料的沈若鸿说:“沈老,你记一下,按著我说的配方重新调整燃料配比:將氧化剂比例提升2%,同时加入0.3%的纳米级助燃剂,助燃剂选用咱们带来的a型复合剂,注意混合时的温度要控制在18c±0.5c,搅拌速率保持在300转/分钟,避免局部反应过於剧烈.......”

沈老立刻掏出隨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钢笔,笔尖飞快,重复一遍之后,问:“对吗”

“没错。”黎洛屿补充道,“另外,调整后要做三次动態燃效测试,不仅要测瞬时峰值,还要重点关注燃烧稳定性,確保没有二次波动。如果燃效能达到92%以上,且能量输出曲线平稳,这个配方就可以投入使用。”

“明白!”沈老收起笔记本,转身看向周建明。

周建明还在脑子里反覆推演黎洛屿给出的燃料调整方案:原配方的燃效瓶颈的確是卡在氧化剂与燃料的均衡配比上,看似稳妥,却少了瞬时爆发力。

而添加0.3%的a型助燃剂,既没有超出燃料稳定剂的承载閾值,又能精准弥补推力缺口,连混合温度和搅拌速率都考虑到了,避免局部反应过激。

这一步步的考量,简直是环环相扣、妙到顛毫。

越推演越觉得妙,像一道惊雷劈开了他的思维定式,大手一拍:“走,跟我来!”然后转身对身边的老於说:“开闢绿色通道,优先保障新燃料调配!”

接下来的一周內,朔方基地彻底进入了“战时状態”,洛屿作为核心统筹,几乎是以基地为家,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其余时间不是泡在控制楼核对数据,就是扎在储存舱检查卫星状態,或是去燃料车间抽查调配批次的检测报告,连吃饭都是隨便扒拉两口,隨时回復各小组的疑问。

崔老和袁老带领科研团队,对卫星的核心晶片和导航模块进行了三轮全流程调试,小到一个焊点的牢固度,大到卫星与地面测控系统的信號对接,都反覆核验,確保没有任何疏漏。

周建明则牵头负责发射架、燃料加注系统和应急保障的全流程覆核。

每天清晨,他都会亲自去发射塔下巡查,看著工人师傅们对助推器喷口做最后的拋光处理,盯著燃料管路的压力测试数据,连发射架的机械锁定装置都让维护组拆检了两次,“细节决定成败,咱们多查一遍,心里就多一分底气。”

陆梟的特別行动队也没閒著,除了日常的安保巡逻,还配合基地进行了四次应急演练。

从模擬燃料泄漏,到应对突发沙尘天气,再到发射架突发故障的人员疏散,每一个环节都演练得炉火纯青。

陆梟还特意带著队员,熟悉了卫星储存舱和控制楼的消防设施,“发射当天,我们要確保基地每一个关键区域都有人值守,绝不能出任何安全问题。”

第七天,也就是9月2號,发射日的前一天,所有准备工作全部收尾。

卫星已稳妥固定在发射架上,燃料加注完毕,测控系统调试达標,应急方案也已烂熟於心。

傍晚时分,黎洛屿带领核心团队在控制楼做最后的全系统联调,当屏幕上跳出“所有参数正常,符合发射条件”的绿色提示时,控制楼里响起了压抑已久的激动声音。

周建明长舒一口气,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看向黎洛屿:“夏总工,一切就绪,就等明天了!”

黎洛屿看著电脑屏幕上跳动的卫星实时状態数据,神色虽然激动,但脸上並未显多少,声音依旧清冷:“辛苦大家了。今晚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明天,我们一起见证卫星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