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惠嫻正坐在黄文儒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
自从她敏锐地察觉到在华夏的官场体系中,市委书记才是一地真正的一把手后,她便刻意地、有技巧地拉近了与黄文儒的距离。
一个要政绩,一个要政策。
两人很快就找到了一拍即合的默契。
在高新园区的第一个大项目顺利落地之后,於惠嫻又施展手腕,接连拉来了两个相关的配套项目。
这两个项目的投资额虽然比不上鸿飞科技的主体项目,但对於云州市来说,依然是分量不小的优质外资。
清江省的投资环境,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好。
持续改善的交通地理条件,日益成熟的產业工人队伍,都在不断吸引著外来资本的目光。
黄文儒的心情因此相当不错。
这次突如其来的全国性疫情,对於清江省这个中部交通枢纽来说,本应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但得益於省里前期果断有效的措施,疫情並没有在省內大规模爆发。
云州市更是因为提前进行了充分的物资准备和严密的社会管控,整个社会秩序保持著稳定,市场也未出现大的波动,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除了响应省里的统一號召,推迟了中小学的开学时间,市民的生產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於惠嫻身在其中,近距离地观察和感受到了华夏这个国家在应对重大灾害时,所展现出的超强组织能力和控制能力。
这让她对於在清江省,在云州市继续扩大投资,又多了一分坚定的信心。
她看著对面气定神閒的黄文儒,脸上带著职业化的、恰到好处的微笑。
“黄书记,我们鸿飞公司董事会,对於过去几年与云州市政府的合作,感到非常满意。”
“经过审慎评估,二期工程的追加预算,基本上已经在董事会获得了通过。”
於惠嫻伸出两根纤细的手指,在空中比划了一下。
“初步估计,不会少於这个数。”
二个亿。
黄文儒的脸上露出一丝矜持的笑容,心中却是微微一动。
这笔投资如果能敲定,他今年的招商引资任务,就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鸿飞公司在云州的每一笔投资,都为云州人民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可观的税收。这一点,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都会牢记你们的贡献。”
黄文儒官话说得很漂亮。
“对於你们提出的合理要求,我们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一定会让贵公司的投资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保障。”
他稍作停顿,补充道:“我们欢迎一切像鸿飞公司这样,与云州互惠互利的投资者,也保证会让贵公司得到应有的回报。”
於惠嫻轻轻摇头,目光里透著一丝深意。
“黄书记,我们更著眼於未来。希望我们之间的合作,不仅仅局限於云州一地。”
黄文儒哦了一声,身体微微前倾。
“听於总的意思,贵公司还有更大的投资计划”
“是的。”於惠嫻肯定地回答,“一直以来,我们都致力於在大陆打造一个高效、便利的上下游產业基地,而不仅仅是建立一个简单的组装工厂。”
“清江省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都是我们董事会非常看重的部分。”
“我们希望,双方能够达成更紧密、更深层次的合作,將这些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
黄文儒瞬间就抓住了关键词。
“全產业链”
这个词背后代表的投资规模,可就不是二个亿能打住的了。
“是的,黄书记,”於惠嫻的语调里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所以,这需要我们双方的通力合作。”
黄文儒心里跟明镜似的。
通力合作,说白了,就是要政策,要土地,还要贷款。
而且很可能是低息,甚至是免息贷款。
他沉吟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於总,你应该清楚,我们地方政府在使用外资方面,是有严格指標和规定的。”
“您放心,我懂。”於惠嫻立刻接话,“我们一定会按照规矩来,绝对不会让您和市里为难。”
黄文儒点了点头。
“那这样,你先把详细的计划书拿来我看一下。”
於惠嫻脸上露出喜色。
“早就给您准备好了。”
她从隨身携带的精致皮包里,拿出一份装订整齐的文件,双手递了过去,轻轻放到黄文儒的办公桌上。
黄文儒的目光在文件封面的標题上扫过。
《关於在清江省建立鸿飞科技全產业链基地的可行性报告》。
“於总好大的气魄。”他淡淡地说了一句。
“与黄书记这样的领导合作,小打小闹,怎么能显得出我们的诚意呢”於惠嫻的话说得滴水不漏。
黄文儒没有再接她的话,只是拿起那份文件,翻看了两页。
“好的,我知道了。这份材料我先留下,会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
这是一个標准的官方辞令,意味著今天的谈话可以到此为止了。
於惠嫻也是个聪明人,立刻起身准备告辞。